【校園日常 】早春賦

文/廖紋伶 |2021.07.23
1109觀看次
字級

文/廖紋伶

黃花風鈴木開時,孩子們顧不了下課時間只有十分鐘,拚命跑抵操場賞花,返回教室時,總會有人遞上一把「今日黃花」,若把它們全部收集起來,瓶子裡就有一束陽光。

有時赫然出現在桌墊下,也有人會在上課後送來,包裝十分嚴實的信拆開後,歪斜字體映入眼簾──「老ㄕ我ㄞㄋㄧ」。而若是像這種真情洋溢的情書,我也會認真考慮不去挑他的錯字。

除了鮮花與卡片,他們拿來的,還有毫無預警就掉落的帶血乳牙、已經加盛三次還想再添的空碗,與疑似生長痛的腳。那些茂盛的食欲、不斷推陳出新的外在與內裡,雖然有點麻煩,卻讓人羨慕不已啊!「是料峭的早春,山谷黃鶯唱著歌但是歌聲還不夠嘹亮,雖然冰雪融化,蘆葦長出新芽,但是春意中還飄著雪……」這是日本童謠〈早春賦〉,也是我熟悉的日常風景:與剛入學的孩子們相遇,看著未知懵懂的他們,在全新的地方,怯生生的伸展試探,說是春天好像還不成氣候,因此也不懂珍惜春光之美,但是,沐浴在早春之中,好像能讓我輕易忘卻那些遺留在腸胃、齒牙與體膚上的時間感,不去想初秋的蕭瑟。

上課鐘聲響起,那是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上課鐘聲比下課還長,慢慢走回教室就可以了!」這是時間的從容與寬容,在鐘聲裡,我們攜手偕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