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藝術 台灣傳統剪紙技藝

文/林明德(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2021.07.23
3016觀看次
字級
吳望如、鐘雲珍編寫《台灣傳統剪紙的傳承》,洞見剪紙當前所遭遇的困境,呼籲搶救瀕臨沒落的民俗藝術。圖/林明德提供
鐘雲珍〈鼠年大吉〉 圖/林明德提供
吳望如校長長期蒐集前行、中生、新生三代的剪紙作品,圖為剪紙藝術家董金如的珍貴手稿。圖/資料照片
新北市文化局於2013年出版《剪紙藝師──李煥章》,對國寶級藝師的生命史做了詳實紀錄。圖/林明德提供
鐘雲珍(左)常受邀到各地舉辦剪紙課程,帶領大小朋友親身體驗傳統藝術。圖/取自「鐘雲珍/Chung Yun-Chen」臉書專頁
吳望如〈三星堆〉 圖/林明德提供
吳望如〈門神〉 圖/林明德提供

文/林明德(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傳統藝術,是指流傳於各族群、地方的傳統技藝與藝術,範疇包括傳統工藝美術與表演藝術。前者內含編織、雕刻、陶瓷、金工及其他等5類;後者涵蓋民樂、歌謠、說唱、雜技、小戲、大戲及偶戲等7大類。

剪紙屬於傳統工藝美術之一,介於女紅與紙雕之間,具有悠久歷史傳統與豐厚民俗底蘊,因此最能展現常民文化的性格。在中國大陸,剪紙工藝流布範圍甚廣,其藝術風格也因地域、民情而有差別:大抵北方粗獷純樸、古拙隨意,南方精細優美、華麗明快。在農業社會裡,未婚女性除了勤習女紅、刺繡裁衣,剪紙也是必學的一門技藝,因此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在台灣,剪紙隨大陸移民傳入,歷經日治、國民政府迄今,從前行代、中生代到新生代,逐漸塑造台灣剪紙風格,而大放異采。

推動藝術教育 扎根文化底蘊

在這過程,長期投入創作、推動的,不乏其人,當中吳望如校長的表現堪稱亮麗。吳校長(1962~),嘉義縣朴子鎮人,新竹師專畢業(1983)即投入藝術教育工作,任教於五華國小等校,先後擔任米倉、集美2所國小校長,關心兒童藝術教育,於童玩、花燈、剪紙等領域,推動不遺餘力,人稱「點子王」。

他相當堅持剪紙和刻紙的分際,因為棄剪就刻,導致剪紙沒落。基本上,剪紙包括剪和鉸兩種:剪者,按圖剪形,鉸者,匠心獨運,隨物賦形。他抓住核心價值,積極推動剪紙藝術教育與活動,蒐集相關文獻,與學生鐘雲珍(1992~)合撰《台灣傳統剪紙的傳承》,可見其用心。

這本新著,是針對1945~2020年,台灣剪紙的發展與轉變之論述,嘗試為歷史顯影。全書分9章11萬字,問題意識概括3個面向,即:台灣剪紙藝術的歷史承傳,略分潛伏期(1945年以前)、萌芽期(1945~1980)、發展期(1980~2004)、茁壯期(2004~2020);台灣剪紙藝術的風貌、譜系、推廣與文創;台灣剪紙的展望與建議。

兩岸剪紙地圖 爬梳珍貴文獻

個人覺得這是一本學術通俗化的論述,也是一冊實用美學兼具的圖說剪紙歷史,其特色大概有6點:

1、透過文字編繪中國大陸剪紙地圖,對照台灣剪紙地圖,藉以彰顯本地的風格。作者蒐羅山東、河北、北京、陝西、福建等23個地區的剪紙,並概述其特色。同時將分布於台北、新北、台中、雲林、嘉義、台南等16個縣市51位傳承代表人物、作品,藉圖文建構一張鮮明的台灣剪紙地圖。

2、以歷史為經,人物、圖像為緯,列舉90人,包括前行代如鄧龔雲章(1891~1971)、張有為(1906~1978)、董金如(1914~2003)、陳輝(1929~)等28人;中生代如王楨文(1957~)、傅璧玉(1959~)、吳望如(1962~)、洪新富(1967~)等12人;新生代如:許淑華(1967~)、吳光懿(1992~)、鐘雲珍(1992~)等50人。

3、建立台灣剪紙三大譜系,包括:

(1)董金如教授剪紙傳承三代譜系。望如校長自述:董教授,山東人,北平藝專畢業,為溥心畬入室弟子。1970年,任教於新竹師專美術科,傳授剪紙藝術,教出不少著名的第二代,如吳望如、傅壁玉等。望如校長在新北市推動剪紙藝術,又帶出不少出色的第三代,如尤壁如、鐘雲珍等。

(2)李樹俊(1930~2015)江蘇人,任職南崗中學,擔任美術教師,推動傳統剪紙藝術,為南投帶來一股生機活力,也形成第二代傳承譜系。

(3)李煥章(1925~2015),山東人,鍾情於剪紙逾50年,在剪紙藝術上,他斟酌雅俗、實用審美之際,不繼地自我挑戰,積累珍貴經驗,且默默推廣民俗教育,因此獲得無數獎勵肯定,如1991年教育部傳統工藝──剪紙「民族藝術薪傳獎」;2007年台北市圓山兒童育樂中心成立「煥章剪紙藝術館」;2011年新北市政府公告「剪紙」登錄為傳統藝術,李煥章為保存者,2013年出版《剪紙藝師──李煥章》;2014年文化部指定李煥章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為他戴上「人間國寶」的桂冠。他長期投入的剪紙教學班,學員有千人之多,第二代的曾漪、陳秀琴、陳嫻玲等,無不技法純熟,風格別具。

4、作者集創作家、教育家、收藏家於一身,師生爬梳文獻,運用難得的4百多張圖像,圖文映襯,打造特殊版面景觀,能引人入勝。

5、長期蒐集前行、中生、新生三代90人的剪紙作品,文、圖相配,書型為16開本,成為圖說剪紙歷史,既是珍貴的台灣剪紙圖錄,也預告了新文獻的誕生。

把脈傳藝遠景 歸納可行建議

6、作者長期投入剪紙藝術的教育與推廣,並為之把脈,從實際經驗歸納出具體可行的7點建議:

(1)收集前輩剪紙藝術家作品,建立生平資料檔案庫或出版專輯。

(2)成立剪紙文化館或博物館。

(3)將剪紙課程再一次帶入藝術課程中。

(4)公家機關應肩負剪紙傳承的使命。

(5)辦理全國性的剪紙比賽

(6)出版剪紙相關的專書

(8)舉辦全國性的剪紙研習。

軟、硬體並重,為台灣剪紙的遠景,提供藍圖,可見其傳承的使命感與苦心。

望如校長與雲珍老師合著的新書,其抱負是為台灣剪紙寫歷史,他們以珍貴的文獻、圖像展現獨特的圖說趣味,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洞見剪紙真相與當前所遭遇的困境,透過新書呼籲搶救瀕臨沒落的民俗藝術。但個人認為,其終極目標毋寧是另一種堅實的說帖──為台灣傳統剪紙請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