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個成年人每天要笑二十次,兒童則更多,最高可達二百次,即使是還不會說話的嬰兒也會發笑。科學家還表示,笑不是人的專利,不僅與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會笑,而且連老鼠和狗等動物也會笑。
研究這個問題的美國俄亥俄州精神學教授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公布了這項研究結果:他指出,控制笑的神經回路存在於我們大腦裡非常「古老」的區域內,這個區域在動物的大腦中就已經存在,在生物演化過程中一直保留了這個區域,因此「在我們人類能夠哈哈大笑之前,其他動物已經會笑了。牠們也是從祖先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這一研究目標是動物笑的表現方式。他將幼年老鼠作為研究對象,發現老鼠在相互追逐遊戲時,經常發出頻率為五○ 千赫茲的「唧唧」聲。不過,人耳聽不見這個頻段的聲音。
研究論文中指出,破譯那些「唧唧」叫個不停的老鼠的神經回路,是今後研究的重要目標。科學家發現,動物與人類一樣,越是年幼就越是愛笑,而且,在玩追逐遊戲時,被追者比追逐者更愛發笑。
此外,美國馬里蘭大學心理學教授在研究黑猩猩的過程中也發現,黑猩猩會發出一種類似於人類笑聲的聲音,與人類的笑聲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