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望見江湖之上舟楫繁密,隨口問道:「這麼多的船去向何方?」
耳邊一個隨從答道:「回稟皇上,我只看見二條船。」
「此話怎講?」
「一條叫名,一條叫利。」乾隆點頭稱是。林語堂先生在〈說趣〉一文中又加上了三條船:曰權、曰色、曰趣,很符合中國人「好五」的文化心理。如果不怕拾人牙慧,我想再加上一個「情」字。這六個釣餌色香味具全,任你出凡入聖也難逃脫,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
掛鉤之魚,窘迫難堪之狀不難想像,欲逃不得,欲吞不下。吞餌之時,暢美不可言喻,可謂大快平生,其貌驕驕,其意洋洋;鉤在齒喉之時,滿腔辛酸苦痛,可謂生不如死,擺尾搖首,瞠目結舌。
平常心最難,面對種種誘惑不為所動,需要有真定力,人生許多變數都由心靈的彷徨引發。練就用一個淡字觀照世間千情萬態,才懂得動靜相宜、取捨有法的道理。名←利鎖,欲海權山,人皆知其害,卻一葉障目,慧窮閉塞,見餌不見鉤。
既已上鉤,何以得脫?《東坡志林》中有一小文頗為可觀:「東坡先生遊松風亭,半途身倦神疲,就想歇息,但舉目一望,亭尚在林梢,進亦苦,退亦苦,正猶豫之際忽聽自己說道:『此間有甚歇不得處?』這一問喝破苦海夢人,於是如掛鉤之魚,突然解脫。」一顆赤子之心躍然紙上,這是一種對人生的深層次的感悟。
立斷貪欲,堅定心念,就能拋棄生命的贅疣,還自己一身輕快和純淨;另一方面名、利、權、色、情、趣也不都是洪水猛獸,只怪我們太執著,執著生苦。盧梭說過一句話:「我所追求的金錢,只是使我獲得自由的工具。」正是深得其中三昧。
東坡能於奔波途中頓悟,確已達到冰裡取暖、火中納涼的大境界。
一切的化解,都源於一顆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