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鍊鋼化繞指柔 許文融拈花示禪 羅智華 |2021.07.16 語音朗讀 19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自在〉圖/許文融提供〈心外無法〉圖/許文融提供許文融認為「禪」就在行住坐臥中,生活無處不是禪。圖/許文融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擅長以雕塑、繪畫等多元方式彰顯文化內涵的知名當代藝術家許文融,與佛教頗有緣,茹素四年的他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永久駐館藝術家,在駐館期間撰寫長達一公里的佛經經文,也因此對佛法有更深一層了解。在他看來,「禪」其實融入在每個人的行住坐臥中,生活無處不是禪,這樣的體悟也展現在〈拈花〉、〈菩提〉等作品,讓人印象深刻。現任建國科技大學美術館館長與設計學院院長的許文融,年輕時就以過人創作才華在藝壇嶄露頭角,曾獲得四屆台灣省美展首獎與中山文藝獎、吳三連創作獎、全球華人文化藝術薪傳獎等,更獲頒全國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殊榮。儘管作品受各方肯定,他至今仍秉持創作初心,持續追求作品創新,讓自己不拘泥於任何媒材限制與框架,勇於開創另番新風景,近年,他以線條為創作元素,作品十分吸睛。讀金剛經 創作體現佛理修禪、茹素多年的他,將自己對佛法與禪學的體會融入作品,〈拈花〉結合東西方藝術內涵,以《金剛經》的行草書為美學,鑄造成不鏽鋼的鏤空雕塑作品;看似堅硬無比的不鏽鋼,竟能帶給觀者行雲流水般的感受。許文融談到,《金剛經》提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以〈拈花〉來說,他重視創作本身體現的佛法思惟,再藉由線條變化展現非凡氣韻,彰顯東西合璧的多元面貌。要將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並非易事,創作過程得經過十多道繁複工序,更得耐住一千八百度的炙熱高溫才能淬煉而成。許文融說,線條就像密布於人體的血管,線條彼此相連,為呈現緊密的流動感,他試了好幾次燒製不鏽鋼都不滿意,結果發現溫度高低才是關鍵,於是不斷提高溫度才成功展現出流動之美。曾為牧童 看懂牛隻說法除了在創作上力求突破,許文融另一個特色,就是常見各種與牛相關的作品,原因是他在孩提時曾是一位牧童,與牛群朝夕相處,讓他對牛產生濃厚情感,他笑說,牛是很有靈性的動物,就像默默耕耘、頓悟得道的人,體現「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教叢林精神,令人動容。隨著生命歷練累積,近耳順之年的許文融對人生有更多想法,他認為,不管是孔夫子儒學的「一以貫之」、佛家的「一花一世界」,或道家的「道」法自然,都是回歸到「一」的法則,引導大家從一個點觀看人生、觀看世間萬物。他期盼以這樣的體悟引導觀者走進不一樣的藝術情境,感受大千世界奧妙。 前一篇文章 相隔50年 京都光明寺 中西隨功猊下晉山 下一篇文章 朝天宮防疫封廟 維修古蹟神桌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5【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世界閩南語金曲獎 佛光人黃一飛奪最佳男歌手愛我青年三好學佛營 讓信仰引導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人清淤不停歇 用愛與熱食送暖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台中綠美圖開箱佛大校長趙涵㨗 登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鎮長畫家 畫下台灣風土阿里山森鐵 推特色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