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進紙糊神佛 融入藝術美學 羅智華 |2021.07.07 語音朗讀 27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吳文進投入糊紙藝術近四十年,作品逾千件,他認為這項傳統技藝無法被機器取代,全憑一雙手完成。 圖╱吳文進提供溫元帥。圖╱吳文進提供趙元帥。圖╱吳文進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聽到「糊紙」,一般人可能會聯想到燈籠、紙傘等用品,糊紙又稱「紙紮」、「彩糊」,在民間文化流傳許久,是一門深具特色的傳統宗教工藝,普度建醮的王船、紙厝等宗教禮俗,都是糊紙一環。創作近四十個年的吳文進道長,可說是府城糊紙工藝的佼佼者,憑藉一雙巧手,能夠捏塑出面容慈藹的菩薩與龍天護法,精湛技藝更讓他獲頒傳統工藝保存者,長年來秉持初心,為發揚糊紙而努力不懈。說起與糊紙的結緣,十幾歲入行學藝的吳文進說,感謝啟蒙恩師也是舅舅金登富引入門。當時因家境清寒加上手足眾多,吳文進不忍見父母為生活四處奔波,國中畢業後就去學一技之長。金登富是當時學有專精的糊紙藝師,吳文進從小看舅舅如變魔術般,將平凡無奇的紙張化為威武元帥、活靈活現的祥龍,讓他愈看愈有興趣,於是央求舅舅收他為徒,開啟糊紙因緣。3個月沒躺床 學藝苦練 吳文進笑說,儘管是一家人,親舅舅反而對他以高標準培育技藝,為此,他也更努力學藝,利用休息時間鑽研設計圖,曾為了師傅交辦任務不眠不休,近三個月沒有好好躺在床上睡覺過,只能利用空檔打盹;沒日沒夜的創作生活儘管忙碌,但他不以為苦,反而珍惜每個磨練機會。這樣的打拚精神造就吳文進學藝有成,從第一年製作神獸「四不像」,到後來能獨立完成雄糾糾、氣昂昂的趙元帥、朱衣公等紙紮神尊將領,至今累積作品逾千件。現在,他把設計圖「內化於心」,信手拈來即可完成創作。「糊紙是門純手工技藝,機器代替不來,全憑一雙手完成。」吳文進表示,這項傳統藝術作工繁雜,得從打粗胚、建構骨架,到塑形、圓胚、上色、安裝配件等程度,以常見糊紙作品〈四不像〉為例,得由龍頭、龍爪、虎足、象腳、麒麟尾等部位構成,雖然作品本身不巨大,但每個步驟都馬虎不得,稍有疏漏就可能前功盡棄,讓〈四不像〉變得一點都不像。備香案敬玉帝 猶如神助 吳文進認為糊紙作品不僅要製作精實,更要展現清雅氣韻、造型傳神,才能展現工藝特色。入行近四十年,他秉持對神佛敬畏之心做好每件作品,「因為我是為宗教做事的人。」每次創作前,他會準備香案、秉告玉皇大帝,或許正是這樣態度,他在創作時總覺得眾神明也在幫助自己。吳文進受許多宮寺院廟肯定,曾受邀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宜蘭傳藝中心展出,知名的台南鹿耳門聖母廟每年舉辦的「迎春牛活動」,二十多年來都是委託他製作四尺高、八尺長的糊紙春牛。獲頒傳統工藝保存者的他,對傳承糊紙技藝更具使命感,不只樂於傳授相關技巧,更致力將創作與生活美學相結合,讓糊紙成為可被收藏的藝術品;近年他與文資處攜手開設推廣課程,盼藉己力讓更多人認識糊紙的文化內涵。 前一篇文章 大洋洲雲宣講員 堅定弘法信念 下一篇文章 普賢童軍 疫起雲端學習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3【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4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5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6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7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8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09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光童軍木章訓練 傳承三好品德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5.1萬人佛學會考 凝聚信仰力量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桃竹苗金剛知賓培訓 300人齊聚寶塔寺北市記者公會 致力社會光明面報導 作者其他文章國際生物奧賽 我奪1金3銀奇美音樂節 12把名琴輪奏百年法蘭西 南華推跨域課程 寵物文創獲好評2025藝術自造祭 體驗造字、製書 宜蘭普查歌仔戲 成果亮相佛大特色科系 分發率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