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山植物──120種以阿里山命名(上) 江俊亮 |2021.07.04 語音朗讀 132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阿里山忍冬 圖/嘉義林管處俗稱「雞角刺」的阿里山薊 圖/嘉義林管處阿里山忍冬 圖/嘉義林管處阿里山薊 圖/嘉義林管處阿里山忍冬 圖/嘉義林管處台灣─葉蘭 圖/江俊亮 阿里山忍冬的葉狀 圖/嘉義林管處阿里山鬼督郵 圖/嘉義林管處阿里山鬼督郵的葉狀 圖/嘉義林管處俗稱「雞角刺」的阿里山薊 圖/嘉義林管處 文/記者江俊亮台灣有許多有趣的高山植物,例如以一花一葉而得名的「一葉蘭」,百年前發表後,在國際間引起轟動;全台更有120種以「阿里山」命名的植物,其中55種屬於台灣特有種,是極具代表性的植物,也是台灣寶貴的天然資產。嘉義林管處表示,「一葉蘭」是台灣的野生蘭花,最早由日本人類學學者森丑之助在阿里山採得,1911年由東京帝國大學植物分類學者早田文藏博士命名,一葉蘭主要生長在海拔1500至2500公尺森林中的潮溼岩壁或樹幹上,著生處,有蘚苔植物相伴。林管處指出,阿里山有全台僅有的「一葉蘭保留區」,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眠月支線(已停駛)的兩旁,面積有51.89公頃,屬於阿里山事業林區第30林班。在眠月支線尚未停駛前,只要一葉蘭開花,民眾搭乘森林小火車,就可以看到兩旁山壁上盛開的一葉蘭。至於眠月支線旁,為什麼會有大片面積的一葉蘭生長,甚至被劃為一葉蘭保留區呢?原來,早在百餘年前開闢眠月支線時,鐵路兩旁岩壁遭開挖,無意間提供了台灣一葉蘭極佳的棲地。林管處表示,台灣一葉蘭常見於林緣裸露的岩石表面,與苔蘚、地衣混生,由於台灣一葉蘭生長需要陽光,最佳生長環境是遮蔭在25%至75%之間,阿里山第30林班的岩壁遭開挖闢建鐵路,剛好而有林間的漫射光,最適宜一葉蘭生長。阿里山除了風景幽美,遠近馳名外,從1895年日本治台以來,有120種植物以「阿里山」命名,其中17種被《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列為稀有保育等級,3種被列為瀕危(EN)、5種被列為易危(VU)。根據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助理教授張坤城研究,阿里山的植物採集與調查,始自1896年(清光緒22年/日本明治29年),也就是日人治理台灣的翌年。張坤城指出,1896年春天,日本陸軍步兵中尉長野義虎,組成「義勇番隊」橫越中央山脈;同年11月,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本多靜六、林圮埔(竹山)撫墾署長齋藤音作等人組成科學考察隊,由軍隊保護進入玉山,成功登上玉山東峰。不過,本多靜六博士因感染瘧疾,只停留在玉山東峰下的冷杉林裡,但他並沒有因病而閒著,反而在冷杉林裡,進行台灣首次有正式紀錄的高山植物採集,並將植物標本送回東京帝大,由松村任三教授、早田文藏博士陸續發表為新種。120多年來,隨著大量的植物調查被發表,有許多台灣高山植物直接以發現地來命名,如玉山筷子芥、玉山懸鉤子、玉山假沙梨、玉山薄雪草、雪山翻白草、阿里山五味子、阿里山三斗石櫟、阿里山蜘蛛抱蛋等。至於以「阿里山」為名的植物,則源自1905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成立「植物調查課」,當年在調查課主任川上瀧彌的帶領下,在阿里山採集到許多新種,包括阿里山假寶鐸花、阿里山忍冬、阿里山鬼督郵、阿里山薊等植物。其中的阿里山忍冬,是由同行的日本學者永澤定一採集,又名漸尖葉忍冬、漸尖葉金銀花、阿里山金銀花。「忍冬」因葉子在冬天不凋萎,因此得名;忍冬的花蕾在未開之前採下蔭乾,具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等療效,是民間常用的藥材。阿里山鬼督郵,也是永澤定一所採集,1908年由早田文藏發表為新種。所謂「鬼督郵」,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草二.鬼督郵〉中有記載:「此草獨莖而葉攢其端,無風自動,故曰鬼獨搖草,后人訛為鬼督郵爾。因其專主鬼病,猶司鬼之督郵也。」鬼督郵為藥用植物,但有毒性,根可治咳嗽、腰腿痛。阿里山薊也是永澤定一於1905年所採集的高山植物,俗稱「雞角刺」,因葉緣有棘刺,會刺傷人,因此生活在高山的鄒族、布農族人會避開它,或穿上山羊、麂皮做成的靴子來防止被刺傷。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台灣自2018年起推動國土生態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希望將「里山精神」中的「森 - 川 - 里 - 海」串聯成網,縫補台灣棲地生態;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瀕危物種的保育,百餘年來以「阿里山」為名的珍貴綠色資產共有120種,期望國人共同守護。 前一篇文章 【心靈微時光】 親親家人 領角鴞離巢 下一篇文章 【藝術欣賞】 陽光小角落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5【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09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森活日誌】欒樹紅了【綠手指筆記】小花犀角 見證防疫小確幸【植感時光】花色流轉 驚豔重瓣木芙蓉【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植然日常】朱牆石蓮花 作者其他文章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故宮南院特展 穿越千年遊谿山 真假高蹺鴴 相映成趣北港糖廠鐵道地景 獲國際設計大獎佛法遠播南美洲 普獻老和尚圓寂佛大義煮團 熱食暖心馳援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