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刊二十六年的蘋果日報相關資產遭凍結後,於二十四日被迫停刊。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在創辦人黎智英與公司多位高層相繼被捕,公司資產也遭香港政府凍結後,創刊剛滿二十六年的香港蘋果日報昨天正式畫下句點。共計一百萬份最後一天的蘋果日報昨日凌晨一時左右開始運往報攤前,各報攤早有大批香港市民漏夜排隊等著購買,以實際行動表達對蘋果日報的支持與對北京和港府的無聲抗議。
香港蘋果日報昨天標題為「港人雨中痛別, 我哋撐蘋果」,文中稱,「當跑的路已經跑盡,美好的仗已經打過,縱有遺憾,但我們感恩,把堅持與香港人同行的初心走到最終。」頭版新聞還引述消息稱,黎智英對於同事的決定充分理解。
昨天的香港蘋果日報還附上一份十二頁特刊。台灣蘋果日報形容,這是給港人的「告別書」,內容包括要聞、娛樂、體育等各中心回顧過去二十六年的成績,並感謝讀者支持。
二十三日晚間十時許,香港蘋果日報大樓外就聚集大批身著黑衣的香港市民,或舉標語或搖晃手機燈光,唱歌並高喊「多謝蘋果」等口號,表達對蘋果日報即將告別的不捨。
停刊也讓蘋果日報在香港掀起搶購潮,許多港人深夜就排隊準備購買最後一份蘋果日報。香港《明報》稱,昨天凌晨二時半,旺角一處報攤排隊等著買報紙的人龍,目測一度有近千人,一些報攤甚至每人限購兩份。
英國和歐盟官員指香港蘋果日報關閉,顯示香港的言論和媒體自由受到打擊。中國駐歐盟使團回應時強調,新聞自由不是免罪牌,反中亂港沒有法外權。歐盟對外行動署發言人周三在官網發表聲明稱,蘋果日報關閉香港業務,清楚展示《港區國安法》被用來扼殺新聞和言論自由,嚴重破壞媒體自由和多元性,也違背了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