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階段 歐美不盯確診數 改與病毒共存 |2021.06.22 語音朗讀 15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歐美對於新冠疫情不再執著確診數,而是學習共存,讓新冠疫情能和流行性感冒一樣可控。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一年多,現在隨著疫情進入新階段,流行病學家不再執著於追蹤確診數,開始聚焦於其他措施。英國等已廣泛接種疫苗的國家,今後目標是如何讓新冠疫情變得和流行性感冒一樣可控,並學習與之共存。但像台灣等疫苗施打率較低的地方,防疫重點仍是擴大疫苗接種。據彭博資訊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病毒資源中心流行病學家納佐(Jennifer Nuzzo)說,未來有可能只監督染疫住院病例數量,而不是確診病例。該中心架設了最全面的平台以追蹤新冠病毒及其影響。在英國、美國和歐洲各國開始接種疫苗之前,病例數增加幾乎都會轉化為住院病例數與死亡人數的激增,但如今科學家與政府官員想要了解,廣泛接種疫苗是否可以打破此一循環。圖/美聯社以英國為例,根據彭博的疫苗追蹤,約46%英國人已完整接種疫苗,使得英國每日死亡人數降至去年夏天以來最低點。然而,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株使確診病例在過去一周翻倍,住院人數也攀升,但大多數病患都是未完全接種疫苗者。對此,英國首相強森日前宣布延長封鎖四周,讓更多成年人接種第二劑疫苗,提升對抗變種病毒的保護力。不過,即使新冠病毒已在兒童與未接種疫苗的年輕人之間散播,英國抗疫行動的真正考驗,仍在於能否將住院與死亡人數維持在低點;若能做到,新冠疫情就會開始從無法控制的大流行病,轉變為更像流感之類的季節性疾病。對決策者來說,這是今後努力的目標,英國衛生大臣韓考克曾表示,英國的目標在於與病毒共存,就像流感一樣。圖/法新社科學家指出,比較新冠與流感的盛行率,將是今年秋冬的重要衡量標準。流感每年在全球奪走約65萬條性命,而全球自去年初以來,已有超過380萬人死於新冠,但已接種疫苗國家最終將能以對付流感的方式,來治療疫苗周期性再起的新冠,並做出相對應決策,例如是否停課。然而,目前仍有許多國家、地區無法忽視新冠病例數。台灣的新增病例數一度幾乎為零,但缺乏疫苗意味即使爆發小規模疫情,也會被視為重大威脅。納佐說,疫情在5月份升溫的台灣,突顯未廣泛接種疫苗的國家在面對病毒威脅時有多麼脆弱,必須等到更廣泛施打疫苗才能放鬆警戒。 前一篇文章 比雞蛋更健康 OsomeFood 推出純素水煮蛋 下一篇文章 英孕婦不打AZ 台孕婦沒得選 母打AZ哺乳嬰竟猝死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2025.11.0802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⑦2025.11.0804【養生百味】冬食淡素 防範疾病2025.11.0805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2025.11.0806電塔變身巨獸 奧地利新地標2025.11.0807鳳凰將轉中颱 下周二雨勢最大2025.11.0808陸航母福建艦服役 首採電磁彈射2025.11.0809【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10高市早苗:台灣有事 日本擬行使集體自衛權2025.11.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舊如舊 瑞三礦業整煤廠再生通霄電廠閃鳳凰 大煙囪「放倒」台近7成員工薪資 低於平均訪歐返台 蕭美琴:處境艱難不退縮魏哲家:黃仁勳來要更多晶片興達電廠 應變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