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食中的酒紅朱雀。
圖/嘉義林管處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全國升至第三級警戒期間,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也同步休園,一個多月以來,由於遊客禁止進入,園區內的野生動物因而活躍起來,甚至出現帝雉與山羌同框的畫面,工作人員直呼是「幸福的邂逅」。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表示,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休園期間,工作人員在進行例行性巡檢時,遇到山羌、帝雉、酒紅朱雀、白面鼯鼠、台灣獼猴、松鴉等野生動物,甚至觀察到帝雉與山羌同框的畫面,令人驚喜。
在沼平公園一帶,看到台灣獼猴家族,成群地在開闊的賞花草原上休憩、在鐵軌上散步;小笠原觀景台附近,則觀察到帝雉在道路上漫步、亞成鳥在路旁覓食,享受沒有遊客打擾的時光。
嘉義林管處指出,帝雉又名「黑長尾雉」,俗稱「羅漢腳雉」,是台灣特有種鳥類,與台灣另一種保育鳥類藍腹鷴,都名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工作人員也觀察到酒紅朱雀覓食的畫面,酒紅朱雀又名「台灣朱雀」,雄鳥有艷麗如紅酒般的羽色,在以綠色為背景的阿里山,可說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相當顯眼。
阿里山也有松鴉,松鴉又名「樫鳥」,由於牠的額線及顎線呈黑色八字形,看起來像蓄了一道八字鬍,因此俗名「八萬仔」;工作人員表示,松鴉是模仿高手,會模仿大冠鷲、松雀鷹、鳳頭蒼鷹等猛禽的叫聲。
阿里山也有鼯鼠,且是台灣特有亞種的「白面鼯鼠」,白面鼯鼠是夜行性動物,又稱「飛狸」或「飛鼠」,但其實白面鼯鼠並不會飛,主要是靠身體兩側的飛膜來滑行,通常在林間跳躍,只有長距離移動時,才會展開飛膜滑行,滑行距離最遠可達五十公尺。
林管處指出,阿里山工作人員在野外巧遇野生動物時,都遵守「不接觸、不干擾、不餵食」的三不原則,尊重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慣,讓牠們在山林間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