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秉賢剪黏 廟宇藝術走進日常 羅智華 |2021.06.18 語音朗讀 33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承襲陳三火等國寶級剪黏大師技法的林秉賢,創作底蘊深厚,融入自身巧思與新意,為這項傳統工藝開創新局。 圖/林秉賢提供英姿煥發的女中豪傑〈穆桂英〉。 圖/林秉賢提供承襲陳三火等國寶級剪黏大師技法的林秉賢,創作底蘊深厚,融入自身巧思與新意,為這項傳統工藝開創新局。 圖/林秉賢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英姿煥發的女中豪傑〈穆桂英〉、百花爭妍的〈春意〉,這些作品全是剪黏藝術創作,幕後推手正是七年級剪黏工藝師林秉賢,儘管年紀輕,但承襲自王保原、陳三火等國寶級剪黏大師技法的他,藝術底蘊深厚,更融入自身巧思與新意,將一幅幅傳統藝術作品結合新技法,讓這項流傳百年之久、擁有「立體馬賽克」稱號的工藝,不再只是高居廟宇屋簷的創作,而是走入你我日常,成為一門雅俗共賞的大眾化鑲嵌藝術。熱愛宮廟轉換跑道玩剪黏有別一般從十幾歲當學徒的資深工藝達人,大學主修工業設計的林秉賢,畢業後從事醫療用品設計,因為熱愛傳統藝術及宮廟文化,常利用工作之餘向國寶級剪黏大師王保原、呂興貴、陳三火等拜師學藝,沒想到愈學愈有興趣,最後決定轉換跑道,全心全意投身剪黏創作。在他看來,剪黏藝術色彩豐富且具設計感,同一片玻璃、同一片瓷片,在不同藝師手中展現的風貌卻是千變萬化,像是榮獲「全球中華文化薪傳獎」的陳三火,透過「自然摔碎找尋元件」技法,把破花瓶、碎陶碗打造成活靈活現的〈八仙過海〉、威風凜凜的〈關公〉。師承多位重量級藝師的好技藝,讓擁有設計專長的林秉賢融和既有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剪黏工藝又稱為「剪花」,長年來都是作為鑲嵌在宮廟建物上的裝置藝術,多數以民間的忠孝節義、神話故事、三國演義為題材發想;隨著林秉賢投入其中,他不禁思考「剪黏是這麼美的藝術創作,為何只能在廟宇才看得到?」因而啟發他朝多元化創作的決心,挑戰把剪黏與自然原木結合,作品〈富貴有餘〉的金魚與花卉變得更具美感;能三百六十度觀看的造型盆栽與立體花瓶,展現剪黏工藝的多變性。創新剪花各式材料皆素材多樣化的創作主題使林秉賢為剪黏工藝開創新局,近幾年更獲邀至各地設展,包含雲林北港工藝坊舉辦的「嵌心毓藝」剪黏創作個展、三寮灣東隆宮「 奇裁」剪黏藝術創作與修復個展、台北中山公民會館「逐藝」剪黏創作個展等,作品受到各界好評。「剪黏藝術最特別之處,就是各式各樣的材料都能成為素材!」林秉賢笑說,這項傳統藝術的創作空間相當大又彈性,即使是家中不小心打破的碗盤杯碟,也能拿來當材料,可說是資源回收的良好示範。為了打破一般人對「剪花」印象,不再只能跟宗教藝術畫上等號,他運用巧思、發揮工業設計的實驗精神,在創作上求新求變,更積極前往社區大學、中學校園等,教導民眾與年輕學子認識這項藝術,希望透過手把手、面對面的歷程,將剪黏之美發揚光大。 前一篇文章 修復巴黎聖母院 天主教區發起募款 下一篇文章 澳門端陽敬老 佛光人獻祝福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7【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8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9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10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紐西蘭北島一日禪 找回清淨本心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佛光山三好兒童英文營 小朋友開心說英文三好四給MVP之星 善行9學子獲獎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迎接世界鐵人三項決賽 南天寺入列宣傳地標 作者其他文章國際生物奧賽 我奪1金3銀奇美音樂節 12把名琴輪奏百年法蘭西 南華推跨域課程 寵物文創獲好評2025藝術自造祭 體驗造字、製書 宜蘭普查歌仔戲 成果亮相佛大特色科系 分發率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