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紓困4.0,外界反映小攤商等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勞工的生活補貼排富門檻不公。行政院表示,將滾動式檢討,下周統一說明。圖/林俊良
【本報台北訊】紓困4.0上路至今,不少產業、基層勞工淪為「紓困孤兒」的爭議不斷。工鬥團體調查顯示,七成四勞工因雇主未申請紓困而領不到補助,近九成三雇主違法片面減班減薪,高達九成六的勞工認為紓困4.0保障不足,質疑政府紓困思惟太天真。國民黨則認為,「紓困4.0」涵蓋範圍不足,恐讓弱勢產業或勞工成為「紓困孤兒」。
行政院表示,院長蘇貞昌已指示各部會就放寬紓困資格認定等加緊評估,後續由國發會彙整為紓困4.0精進方案,下周統一說明;另考量財政負擔,現階段未規畫普發現金。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評估事項包括取消夏季電價、店家營業額衰退放寬、國營事業減租、自營業者和無一定雇主資格認定資格是否放寬到二○二○年,勞工紓困貸款名額是否增加,以及新增其餘紓困涵蓋對象等。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祕書邱宇弘表示,現行紓困方案以「政府挺企業,企業挺勞工」作為政策想像,但調查結果驗證政府太天真,呼籲紓困應做長遠規畫。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指出,「紓困孤兒」包括部分自營作業者、非典型勞工等;代課或兼職老師也因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無收入來源。
而在立法院,立法院長游錫堃昨天召集朝野黨團協商紓困4.0特別預算案,力拚今天三讀通過。朝野協商修正通過國民黨立委費鴻泰等人提案,要求行政院就「3+11」決策釐清過程,三個月內成立調查小組,提出書面調查報告予立法院,並對於確診往生家屬提出相關慰助金機制。
另外,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行政院稱推出簡訊實聯制,電信業者不會向民眾收費,但NCC竟編列八億預算,要求全數刪除;經朝野溝通後達成共識,相關提案併案處理,總共刪減五億元,並須提出報告給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