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昨天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其中住宿及餐飲業、批發零售業等都受到影響。
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全台3級警戒滿月,衝擊開始浮現。根據勞動部昨公布的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數據,共625家事業單位、6383人放無薪假,再創今年新高點,短短1周增加1318人,單周增幅高達2成6,又以住宿餐飲業增近1倍最多。這也是3級警戒以來,連2周增幅逾2成,且增幅擴大中。
勞動部勞動條件司司長黃維琛說,3級警戒下,民眾普遍減少移動,停止出遊、餐飲內用,不少餐飲店家雖轉做外送、外帶,但吃到飽、火鍋類型等店家轉型有困難,連帶上游的批發零售業也受影響;他預估,即使後續警戒降級,民眾活動力也很難短期馬上回升,住宿餐飲業恐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復原。
全國產業總工會祕書長戴國榮說,目前紓困方案看似很多,但都偏短期救急,若疫情未能成功控制,3級警戒續延,各行各業營運衝擊將全面擴大,政府勢必再拿出更長遠、更強而有力的政策工具。
全產總籲發給薪資補貼
戴國榮舉例,勞動部現有計畫雖給予無薪假員工薪資補貼或參訓津貼,前提都是雇主必須通報,但很多雇主不通報無薪假,導致勞工「看得到吃不到」,無法進到紓困體系獲補貼。他建議,若疫情持續,政府應比照歐美直接發給受僱勞工薪資補貼,國外甚至有發到7成薪資。
根據勞動部數據,本期實施無薪假家數最多的是批發零售業164家,其次是支援服務業141家、住宿及餐飲業70家。若以人數分析,製造業因母數大、有1811人居冠;第2名為住宿餐飲業有972人,且1周內就新增477人,是本期人數增加最多的的行業;批發零售業944人排第3。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也有36家、217人放無薪假,比上期新增23家、128人。黃維琛解釋,疫情嚴峻期間,民眾為避免前往醫療院所,暫停復健、醫美、看牙齒等非緊急性醫療行為所致。
生意差地方資遣減班增
桃園市就業服務處統計,5月共有43家業者通報資遣員工,資遣人數166人,與去年同期30家、143人相比,通報業者增加43.33%、資遣人數也提升16%。6月之後,受疫情影響的業者明顯增加,截至10日為止,連同5月數字計算,累計共75家、265人。
新竹市勞工處統計,5月竹市減班休息通報5家、25人,6月以來倍增至13家、60人,一半以上為餐飲業,另有1/3為旅行社。苗栗縣勞工及發展處統計有15家事業單位、223名勞工放無薪假,彰化縣府接獲通報已有4家業者共113人減班休息,2家是餐飲業、2家是貿易業。
台中市勞工局長張大春說,6月至今通報無薪假的人數比6月1日成長近1倍,其中1家遊覽車公司60名員工同時申請無薪假,希望中央趕快讓大家打疫苗,讓疫情解封,各行各業才能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