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孩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年已七十的林西松和陳金鳳夫婦,受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感召,把佛法帶進監獄,讓受刑人改變人生。
林西松出身彰化鹿港的貧窮家庭,身為長子的他,在十五歲那年
就背著簡單的行囊,到台北打拚,經過十九年的努力,自己開設了以汽車材料為主的貿易公司。在創業的過程中,信仰佛教的妻子陳金鳳對他有很大的影響。
一九七六年陳金鳳在星雲大師見證下皈依三寶,林西松看到她因信仰而得以身心自在,不久看到大師努力倡導「人間佛教」,他深受感動,一九八三年也皈依三寶。林西松說:「從此,我的心境從繁雜轉為澄明。」
林西松夫婦在皈依後,更進一步接受菩薩戒,後來子女也皈依。從此,全家茹素,成為典型的佛教家庭。林西松開玩笑說,林家的飲食被陳金鳳「統一」了。
事業有成的林西松,也把「文字弘法」當成他的志業。他們夫婦一起為佛光山弘法,發揚「人間佛教」的理念。林西松平時參加公益團體,在社團刊物發表文章,因此他想,如果把體驗佛法的心得寫出來,可以讓更多社會大眾了解佛法,這也是一種弘法。他說,佛法不離世間法,應該把佛經的艱澀文字寫成白話文讓一般民眾知道,「當我們生活安適時,要為眾生著想,這才是學佛的本務。」
外型本來就慈悲端莊的陳金鳳,自從皈依三寶後,親友覺得她愈來愈「莊嚴」,都說她愈來愈像「菩薩」。她說,或許是「相隨心轉」吧,她最喜歡觀音大士的法相,「觀音大士慈眉善目,純淨且讓人敬慕。」
一直都在少輔院及觀護團體擔任義工的陳金鳳說,「別人的孩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誤入歧途的孩子,大都是因為家庭問題才會進入少輔院,應該要多加關心。林西松說,如果這些孩子沒有及時得到幫助,不只家裡不安,社會也會不安,所以想要幫助這些青少年向上,只用世間法是不足的;當世間法無法讓孩子醒悟時,惟有佛法才能引領他們從「心」出發。
林西松夫婦年輕時抽空學佛,現在則可以專心參與公益,還曾赴泰北參與愛心行善會協助建村工作。他們說,這樣的生活更能實踐人間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