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黃秀絹高雄報導】「多元智慧的培養」成為社會主流,逾二百位教師和家長,透過學者專題探討與經驗分享,希望能協助孩子發展天賦與潛能。
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人間佛教讀書會、佛光會中華總會聯合舉辦「多元智慧的培養」為主題的「二○○七年全國親師教育巡迴研討會」,九月二十九日在名廣播節目主持人暨佛光會檀講師孫娟娟的帶領下,全場聽眾神情愉悅地聆聽心理學專家暨佛光會檀教師鄭石岩的專題演講。
鄭石岩生動地描述語文、音樂、邏輯數學、空間關係、肢體動覺、人際關係、自省、自然觀察等八類智慧的表現特徵與可能發展方向,提醒與會的教師和家長,提供明朗化的學習經驗,以具體的事例肯定孩子的能力,非常有助於引發孩子多元智慧的養成與開展;相反地,批評與壓抑、羞辱與恐懼、打罵與否定等麻痺化的經驗,則往往會形成發展智慧的障礙。
參與經驗分享的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吳欽杉指出,多元智慧的教育方式需要教師和家長更多的耐煩,避免過於快速地否定與壓抑,希望社會多培養一些可以照顧自己、活得自在,還能在意他人、目中有人、心中有佛的青年。成功大學副教授戰淑芬則以自己不愉快的學習過程為例,說明父母親持續的鼓勵與支持,正是她能夠「大器晚成」最主要動力來源,希望大家都能夠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普賢寺住持滿益法師表示,教育是整體社會發展的磐石,方法很重要,透過研習會讓更多人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