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美好年代—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收藏展」十二日起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內容有五十五件代表巴黎一九二○至三○年代的作品,包含:「巴黎畫派」的繪畫、立體雕塑、家具裝飾工藝品等。野獸派畫家胡奧‧杜菲為一九三七年巴黎博覽會製作的巨型壁畫「電的歷史」雖無法現身台灣,但它十分之一縮小版油畫原作則是這次展覽的重頭戲,昨天北美館舉行開箱記者會,將這幅高一百一十公分,長六百公分鉅作,展示在大眾面前。
「電的歷史」壁畫原作高十公尺,長六十公尺,是杜菲為一九三七年巴黎博覽會「光與電的展館」大廳的環形牆面量身訂作的作品,尺寸雖然大,但在杜菲快筆大刷的作畫方法下,卻讓他得以速戰速決,從構思到完工只花十個月。
「電的歷史」是杜菲以魯克雷修的「物性論」為藍本,並融合神話傳說與歷史事實將「電的歷史」化為圖畫。壁畫由兩幅畫面組成,畫面中心為奧林匹克諸神與電力公司的發電機,以宙斯的閃電相連結。
由右到左舖陳電力的發展與應用,從最早期的科學觀察(閃電、風、雷鳴、極光、彩虹)開始,直到當代最先進的發明(城鎮供電、工廠、火車站、遠洋郵輪、煉鋼廠、霓虹燈、電影、彩色小燈泡)。畫面的上半部有遊艇、鳥群、打穀機、法國革命紀念日舞會等圖案,下半部則刻畫了一百一十位對電力的發展都有卓著貢獻的科學家與發明家,如阿基米德、摩爾斯、格蘭姆、法拉第等。
這次來台展出的「電的歷史」十分之一油畫,是杜菲壁畫的原稿油畫,壁畫完全是照這幅油畫的比例放大十倍來製作。杜菲的表現手法極為輕鬆、明快,縱使繪製油彩,也不予人厚重感,反倒有一股說不出的悠閒感;北美館館長黃才郎也表示,杜菲輕快的筆法常讓人誤認為這幅「電的歷史」是水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