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本土疫情大爆發,死亡率高於他國。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在立院回覆國民黨立委吳怡玎質詢表示,死亡率偏高是現在情況,不是估計值,實際確診人數有可能比目前數字多,可能還有些母數還沒被確診出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象徵傳染力的Rt值降至0.7,2周前為1.02,低於1表示疫情有反轉跡象,但仍無法放鬆防疫措施。
國內疫情3級警戒持續到6月28日,國人關心何時能解除3級警戒。陳時中在答覆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質詢時表示,要降為2級警戒就是染疫情況要比3級警戒還低,將疫情控制到一定程度,但「目前還沒有那樣的條件」。
陳時中強調,各國都不會去訂解除標準,一般時間也都會拉長一點。至於確診數多少以下能降為2級警戒?陳說,「由專家決定比較好」。
陳時中表示,目前希望10月底施打第1劑疫苗比率能達到6成,這樣要社區傳播就不容易。林俊憲追問,所以屆時就可解除3級警戒?陳回應,如果屆時疫苗施打率達6成,染疫人數控制到一定比例當然可以解除。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員周彥宏指出,Rt值至少要低於0.3才算疫情可控,目前沒有大規模爆發,但確診數仍無法大幅削減。他說,若要參考Rt值來解除疫情3級警戒,首先要能確保確診個案疫調範圍夠廣、更精確,若有不明感染源未匡列或遺漏,就會影響Rt值的真實性。
他也指出,還有必須全民接種疫苗力,才有可能將Rt值降到更低,例如澳洲爆發疫情後,依賴封城等措施,花了3個月才將Rt值控制在0.3以下,但維持一段時間又爆發2波感染,直到全民疫苗接種率達2成,疫情才回到可控範圍。不過,Rt值可能反覆上下波動,6月28日能否解除3級,過程仍有許多因素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