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地震新聞頻傳,但中國許多名勝古跡如寺 廟、佛塔等木結構建築,包括天津薊縣獨樂寺觀 音閣、逾九百五十年的山西應縣木塔,日本奈良 法隆寺等,千百年來均經歷過多次大地震,仍能 傲然屹立而不倒,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木結構,這 在建築節能及抗震性要求日益受到重視時,重新 受到美加各國的關注。 為何木結構優勢遠遠超過混凝土結構,並能成 功接受大地震的考驗?建築界指出,當代建築設 計以抵禦九級地震為目標,而古代建築基本上不 僅都能達到這個要求,在抵抗地震衝擊力時,採 用的是「以柔克剛」的思維,透過種種巧妙的措施, 以最小的代價,將強大的自然破壞力消彌至最小 程度。加拿大木業協會經研究發現,現代木結構 建築是一種可持續節能綠色建築,具有堅固抗震 、保溫、節能等特點,並能不用一根釘,就能建 立起然的寺塔宫殿,成為地震多發地區適合推 廣的建築形式,讓人不能不歎服「柔」的力量。圖為 傳統的木結構建築榫卯轉角結構圖/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