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報紙上有一則讓人感動的真實故事,也證明行善、回饋的心不是等到有一天富之時才來行動,而是在於一顆真誠的回報心。
在屏東縣林邊鄉,孩子們親切喊的「饅頭叔叔」,雖然人窮,但心不窮,他賣饅頭所賺不多,卻還是每天送窮人饅頭,這種回饋的行為,也受到當地人的讚賞與樂道。
原來,他多年前曾遭逢家庭巨變,靠著社區的急難救助款和鄰里的幫助,才度過人生低潮。雖然還在負債中,卻已開始以他微小的力量,幫助及回饋比他更需要幫助的人。
人們常以為,等到有一天有錢時,來回應那些勸人行善的人。可是有誰知道,那一天才是口中所講的有錢時,它具有的意義不在於富有之時才來付出,而是當下是否有顆回報的心。
這則「饅頭叔叔」的感人新聞,正是告訴我們,回饋、行善的心不是等到有錢時,而是任何時刻都能做的事,只要有顆感恩的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