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際疫情已燒了一年多,迄今看不到盡頭,目前受創產業紓困只到六月底,下半年觀光、航空紓困經費來源讓交通部相當頭大,其中因觀光基金已用罄,且計畫向銀行舉借一百五十多億元資金,因此,繼上半年沒有國旅補助後,下半年也確定不會有,甚至未來幾年都難再推出讓民眾開心的國旅補助方案。
交通部官員表示,對於業者的紓困,今年第一季已經支出,第二季行政院也已同意,下半年的紓困金額,還須由行政院統籌。據悉,行政院將會先盤點紓困特別預算,檢視各部會是否還有剩餘款,再來統籌分配,若剩餘款不夠,恐需再向立法院報告,爭取新的紓困預算。
經費有限
政策性補助旅行業
由於疫情沒有緩和,對業者紓困恐會再持續相當長時間,其中過去扮演刺激國旅爆發角色的觀光發展基金,近年因配合政策及受疫情影響,產生巨額支出,加上國境尚未解封,出入境旅遊復甦尚難預料,致基金主要收入──機場服務費嚴重短收,保守推估未來五年(二○二一─二○二五年)均呈短絀,故計畫向銀行舉借一百五十多億元,所以在基金用罄並須舉債下,根本無力再進行國旅補貼。
相關官員說,去年執行一連串的紓困、振興方案,國旅市場已有初步復甦,旅行業暫獲喘息,但因多數旅行業者仍以經營出入境旅遊業務為主,受國際疫情影響極大,觀光局在今年經費有限的狀況下,持續以政策性補助的方式,支持旅行業者度過疫情難關。
官員表示,觀光局為提振旅行業發展品牌,協助旅行業升級發展,增加市場競爭力,強化旅遊安全及創新旅遊產品,去年度已補助業者費用進行員工訓練,並輔導轉型,現在觀光發展基金短絀,只能在有限經費,持續輔導旅行業配合觀光局政策,並會檢視業者轉型和員工訓練成果,沒有經費可再做國旅齊頭式的補助了。
機場商店
業者關切延約條件
位於疫情海嘯第一排的機場內商場、免稅店,今年有多家業者營運期屆滿,因疫情仍難以預料何時可以結束,交通部原則上決定,這些受疫情影響的業者,營運期一律依照促參法相關規定給予延長,但業者關切重點在於延約條件,認為延約條件若比照二○一九年,將會做不下去,最終只能被迫放棄經營權或不參加新合約投標,對此交通部表示,延約條件會持續與各業者洽談。
相關官員表示,延約的權利金、租金收取,不會比照二○一九年正常的情況,應會依據旅客量恢復的比例來計算,但要達到多少旅客數,須雙方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