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戒是善法的根本 |2021.05.07 語音朗讀 68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不懂改過,自然罪過加重,只有沉淪三途惡道。圖/unsplash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戒學-性戒與遮戒文/星雲大師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受戒猶如學生遵守校規,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圖/unsplash本質上是罪惡的行為,稱為性戒,例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行為,無論佛教是否制戒,國家是否訂法,本質上為天理所不容,是社會所公認的罪行,屬於性戒。如果本質並非是罪惡的,只是容易產生譏嫌,或誘發其他本質上罪惡的行為,則稱為遮戒。例如飲酒本身不是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失去理智,轉而犯下殺、盜、淫、妄等惡行,屬於遮戒。從性、遮這兩種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慮的層面是十分圓融的。圖/unsplash一般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事實上,受戒後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罪過較小,還是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不懂改過,自然罪過加重,只有沉淪三途惡道。圖/unsplash因此,在佛教中,一個破戒的人並非可恥,只要至誠懺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個破見的人,則有如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就如同在政治上,思想犯的罪過比較嚴重。在佛教的戒律上,錯誤的思想見解,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昧於因果的邪惡見解,是煩惱的根源,也是障道的因緣。因此,一個修學佛法的人,首先要培養正見,有了正當的見解,才能勇猛精進,深入佛道。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蜜蜂檢測新冠病毒 幾秒鐘內有答案 下一篇文章 6搶1/中國大陸隊退出 5隊爭搶1席奧運資格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3【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5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6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7【遇見荷】思念是一瓣輕舟2025.09.0908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09為動物開路 人與自然共生2025.09.0910國際數獨日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財劃法爭議 卓揆籲修法解決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總統:在野修財劃法 鑄大錯16縣市爭補助款 盼比修法前多柯文哲交保 北檢抗告狀今送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