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藻礁。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行政院長蘇貞昌今開行政立法協調會,邀民進黨立法黨團全體立委出席,會中公布研擬中的外推方案是工業港外推455公尺,已離岸1.2公里,對沿岸影響更輕微,不挖浚,也不破壞礁體,原外海填區21公頃不填,防波提變短,海域更開放,完工再延2年半,2025年6月供氧、預算增加150億元。希望修正後的版本,可顧供電也顧藻礁。
會中簡報指出,原版本是馬政府規畫的223公頃將縮減到23公頃,工業區開發面積少九成,只蓋在既有填地上,大潭潮間帶G1、G2已避開,並有保護。修正後希望「保護藻礁最大化、影響供電最小化」。
另外關於三接移至台北港不可行,原因是環評、田地加上建站要11年,拉海管長約50公里,沿途會經過更多藻礁,拉陸管要40公里,沿途也會經過更多城市,北部也將有11年電力缺口。
三接移至林口港也不可行,因為與台北港需時相同,仍要另蓋防波提,在航線下,還須經飛安審查,同樣會有11年電力缺口。
會中提到,三接的必要性是要面臨核電除役後的北部電力缺口,核二除役後會減少160億度電,2023年協和燃油機除役後,則會減少56億度電,而大潭8、9號機發電量,每年可供137億度電,約6%備用容量率,相當於全國家庭3.7個月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