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3代製萬張神桌 沒用1根釘 羅智華 |2021.04.30 語音朗讀 36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受觀音菩薩之託,施志明(左)曾打造一張巨型神桌,出動大型吊車才能搬運。圖╱施志明提供神桌在民間信仰作為敬天地、禮神明的工具,更是工藝技法的彰顯。圖╱施志明提供施志明持續提升自己在木材理論應用與設計的專業能力,期盼將神桌工藝發揚光大。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當大眾走進寺廟參拜,會抬頭仰望神尊的莊嚴法相,不過你可知道用來供奉神尊的神桌,也是一門令人讚歎的宗教工藝,無論是雕花還是榫接技藝,都展現匠師的崇敬之心。嘉義市有間經營一甲子的神桌世家,創業以來完成了近萬張神桌,第三代的施志明努力為傳統工藝開創新局,更打造出全台少見的巨型神桌,得動用到吊車才能搬運。今年五十五歲的施志明表示,祖父施守從日據時期就是精通各類木結構的建築藝師,曾打造嘉義農專、大同國小等校舍,高超技藝連日本人都肯定;二戰爆發後,祖父被日本建設公司派去戰事前線建造軍舍,從此音訊全無,人再也沒回來過。父親施景惠在傷心之餘,立志傳承手藝,而後創立大新工藝社。要求細膩 禮敬神明施志明談到,他從小看著父親拿工具對粗胚木材加工,當刨刀或鋸子與木塊接觸時所發出的聲音,宛如一首協奏曲動聽。飄散空中的木屑與刨花,帶來特有芳香,讓他感覺是欣賞一場力與美的工藝饗宴。耳濡目染下,施志明高中畢業後就跟著父親學做神桌,從製圖設計、選木料、定尺寸、加工木材、製作榫接等基本功學起,當繁複工序都學會了,才能算是真正出師。一家人都有著對工藝的細膩要求,獲各界肯定,平均一張神桌得投入數周時間才能完成。工法優劣也會影響神桌品質,製作重點包含榫接、雕刻、塗裝等三大面向。施志明談到,神桌在民間信仰中,是作為敬天地、禮神明的工具,更是工藝技法的彰顯,神桌製作過程可以完全不需要用到釘子,就能接合牢靠,仰賴的正是魯班工藝靈魂──榫卯技術。接合凸出的「榫」、凹進的「卯」,以達到天衣無縫般的密合結構,延長家具耐久性。工藝轉型 與時俱進他提到,神桌起源相當早,根據歷史記載,商周時期就出現一種放置祭祀物的禮器,可謂神桌的雛形。隨時代演進,全台各地神桌的風格也因木材來源、地理人文、在地風俗、文化差異等因素影響,而各有特色。施志明以木材為例,神桌早期最常取材於國寶紅檜、扁柏、肖楠等,台灣七○年代以前,則是首選在地國產木材,不過木材砍伐逐漸縮限,取得不易,逐漸轉成進口木材如南洋烏心石、樟木等為大宗。施志明表示,從祖父輩到現在,一家人製造過的神桌家具,遍布南北各地宮廟與信眾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曾接到一間寺廟的特別訂單,廟方人員表示,受觀音菩薩指示,指定要施志明打造一張近五公尺長、三公尺寬、一點五公尺高的超巨型神桌,「這樣的尺寸規模可說是前所未見」,為了完成神明的託付,他仍努力在三個月內完工,當人站在這張神桌前,彷彿來到「巨人國」,在製作過程中,連路人都忍不住好奇駐足觀看。為了讓傳統工藝可與時俱進,轉型突破,施志明幾年前以年近半百之姿,利用晚上前往嘉義大學就讀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直到研究所畢業,希望藉此提升自己在木材理論應用、設計等專業能力,將傳承百年的神桌工藝繼續發揚光大。 前一篇文章 大馬警官祈福禮 值勤實踐佛法 下一篇文章 三好扎根頭竹 圓福寺進校浴佛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8雲梯2025.07.0109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龍善宮護法大將軍誕辰 清德寺祝賀芙蓉花城綜合體育中心開幕 大馬佛光人見證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荷華寺25周年 首辦佛光家庭祝福禮以音樂搭建東西方文化交流橋梁 德國Dorheim鎮1250周年慶 佛光合唱團獻唱 作者其他文章宜蘭普查歌仔戲 成果亮相佛大特色科系 分發率逾80%南華7學系滿招 再創佳績佛大攜手企業 推零碳旅遊種樹計畫動物聯合國 珍古德為保育發聲佛光大學薪火相傳 畢業生邁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