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鑿水井 搶救命水

 |2021.04.29
2702觀看次
字級
水利署加速開鑿抗旱水井預計完成六十口深水井,希望維持高雄地區到五月底前穩定供水。圖/資料照片
高雄市長陳其邁(前右二)二十七日視察高市鑿井工程。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台灣水情正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大挑戰,旱象讓水庫快見底。儘管中南部上周降下一些雨水卻無助解渴,只能自己找水。全台開鑿抗旱水井,成為當下應急的救命水。

由於旱象嚴峻,水井成為快速上陣彈性調整的對策。政府規畫在新竹、苗栗、台中與高雄等四地開挖,預計將新增一百九十口井,其中光是台中占比就高達一半。

肩負鑽井任務的中油鑽探團隊成員形容,「現在鑽水井變得很搶手,地方政府忙著找業者到處去鑽井」。目前全台共有三大體系負責鑽井,其中兩個體系是水利署結合台水體系以及地方政府,但兩者挖的是一百公尺以內的淺井;第三個體系則是經濟部指派中油負責鑽探三百五十公尺深井。

礫石層雖然難挖,但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以專業角度分析,挖水井最佳地質就是礫石層,容易挖到水又不易地層下陷。他說,礫石層的石頭顆粒大小不一,當抽走地下水時,石頭還是會層層堆疊,就不會發生地層下陷,若是遇到粘土層顆粒細緻,一旦水被抽走,壓密後不再有空隙,整塊地層就會往下沉。

水利署地質資料顯示,中部地區、桃園龍潭、楊梅及新竹湖口地層組成多為礫石層,這些地區大部分能挖水井。雖然容易挖到水,對鑽井團隊卻是挑戰,中油鑽探工程處副處長陳裕國說,因為有石頭,當鑽頭往下挖會產生跳動,有時候震動過大,衝擊往上遞延造成機器故障機率也會變高。

王藝峰說,現階段苗栗、台中(含北彰化)地區水情最危急,確定會在台中開挖九十六口水井,預期五月完成,屆時九十六口井每天將供十一點五萬噸用水,三十天就有三百四十五萬噸水量。

值得一提的是,九十六口井當中有三口,為中油鑿井團隊協助開挖,王藝峰攤開地層剖面圖直指中油負責的三口深井,其含水量豐厚,預期每口井可日供五千噸水、三口共一點五萬噸水源。

60萬噸水量

貢獻全國5%

外界好奇,到底挖水井是否有用?以新竹為例,三月當地有十七口抗旱水井,每天可供三萬噸水,截至四月二十四日止,已供水逾六百五十萬噸,目前新竹水庫總蓄水量為二百五十萬噸水,僅較三月初的四百八十八萬噸減少二百三十八萬噸,以新竹日用五十四萬噸水來說,若無水井,新竹水庫已空,早已無水可用。

全台既有一百六十口併入自來水系統,日供三十四萬噸水,若加計新增的一百九十口井提供二十六萬噸水量,新井加舊井總計有六十萬噸水量。六十萬噸水量看似不多,但如果對照台灣一天用水量約一千零六十萬噸,水井貢獻百分之五,仍不無小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