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友善環境回饋 台南農塘抗旱水源充沛

 |2021.04.28
2193觀看次
字級
農委會台南區農改場及畜產試驗所新闢兩座農塘,兼具防洪、灌溉及防災功能。圖/台南區農改場提供

影音來源:聯合報

【本報台南訊】中興大學台南新化林場內有座沖瀜池,是林場第一座農塘,今年乾旱嚴重,但蓄水仍然滿滿,沖瀜池不僅創造如莫內名畫的荷花池美景,也讓螢火蟲生態不受影響,賞螢活動照常登場。農塘生態之美令人讚歎,更讓導演魏德盛即將開拍的電影台灣三部曲,視為可能場景之一。

新化林場場長吳佾鴻說,這座沖瀜池是水保局前身山地農牧局所開闢的農塘,當年是為了造林苗木的澆灌,現在則是景觀池,因位在森林裡,數以萬計的樹木涵養地下水不斷湧出,池水終年不斷,也涵養了下游虎頭埤在乾旱期間仍滿水位。

中興大學新化林場超前布署,清疏一座農塘及時蓄水,因應今年的乾旱危機。圖/吳淑玲攝


另一座緊鄰虎源溪的農塘,長年淤積雜草叢生,水保局台南分局協助清疏後,重新恢復農塘蓄水,校方取名「大目降埤」,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5月將率主管一起主持啟用儀式。

中興大學新化林場清疏後的農塘,將取名「大目降埤」。圖/吳淑玲攝

新化林場的沖瀜池生態豐富,上游的荷花每年在夏季盛開,遊客形容如莫內荷花池名畫美景,也成為知名打卡點之一,導演魏德盛電影台灣三部曲即將開拍,就看中新化林場森林的場景,沖瀜池不因乾旱受到影響,滿水位深邃之美,魏德盛將搭建拍片碼頭,在各地都是乾旱缺水,沖瀜池豐沛的水源,更顯獨特之美。

農塘乾旱期仍蓄水滿滿,導演魏德盛看中將成為台灣三部曲的碼頭場景。圖/吳淑玲攝

中興大學新化林場內另一座緊鄰虎源溪的農塘,長年淤積雜草叢生,水保局台南分局協助清疏後,重新恢復農塘蓄水,地下水也可獲得補充,森林是水的故鄉,農塘不只是滯洪貯水,也會形成小型的生態系,有微生物小蟲就會有青蛙,就有蛇、有大冠鷲等,豐富森林生態,農塘水域面積1.2公頃、蓄水量4.8萬噸,命名為「大目降埤」。

台南區農改場前場長王仕賢表示,農改場民國92年遷到新化與農委會畜試所緊鄰,有感於山區水資源較缺乏,憂心試驗田灌溉水不足,除整治原有的過路埤及地下水井,在極端氣候越來越嚴峻下,畜試所造林區與公墓相鄰,經常發生火災,在水保局台南分局經費協助下,開闢農改場及畜試所二號及四號農塘,水域面積3.8公頃、蓄水量16萬噸,兼具防洪、灌溉及防災功能。

農塘乾旱期仍蓄水滿滿,導演魏德盛看中將成為台灣三部曲的碼頭場景。圖/吳淑玲攝

王仕賢目前是農委會科技處長,他表示,農委會主委很重視農塘,因為沒有水就沒有農業,以往水資源未匱乏時,就會被忽視,在水情不佳時,靠水庫的灌區就要休耕,今年乾旱嚴重,大家開始想到農塘,農塘用的是地表水,將雨水集中起來,聰明運用水資源農業才能永續發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