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1.04.23 語音朗讀 18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太空總署(NASA)火星直升機「機智號」,19日完成首度試飛後降落火星表面。圖╱法新社歐盟21日達成協議,2030年前減排碳至少55%,圖為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中)。圖╱美聯社南非知名景點「桌山」18日發生森林大火,有225年歷史、南非最古老的莫斯特風車也遭焚毀。圖╱法新社中國大陸首季GDP增18.3%,創1992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官方對經濟持續看好。圖╱新華社古巴總統狄亞士-卡奈19日在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被推選共產黨第一書記。圖╱法新社執政30年的查德總統德比20日過世,他37歲的兒子、四星上將卡卡被任命為臨時總統。圖╱法新社捷克總理巴比斯(右)和代理外交部長哈瑪謝克17日宣布,驅逐18名俄國大使館職員。圖╱法新社 整理/林育辰4/16大陸首季GDP年增18.3% 歷史新高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今年第1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為人民幣24.9兆元(約新台幣107.2兆元),年增率18.3%,創1992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官方解讀稱,成長率受到去年較低基數及今年員工「就地過年」工作日有所增加等因素影響;但另方面,第1季較去年第4季成長0.6%,2年平均增長5.0%,表明經濟穩定恢復。市場分析,雖然因疫情因素,亮眼的第1季數據並不具有可比性,但從兩年平均來看,GDP增幅達5.0%,同時投資、消費恢復,預計經濟回升態勢仍可持續。4/16南韓內閣改組 金富謙任國務總理青瓦台總統祕書室長俞英民16日公布文在寅提名新內閣人選,前行政安全部長金富謙接任國務總理,是文在寅政府的第3任總理,其他包括科技部、產業部等5部會長官及青瓦台幕僚與發言人也有異動,財政部長洪楠基則留任。俞英民表示,金富謙是「統合型政治人」,相信能勝任克服疫情衝擊、清算不動產積弊、穩定民生等滿足國民迫切需求的要務。金富謙2016年第20屆國會大選時,在黨內被視為消除地區矛盾的象徵。4/17捷克軍火庫爆炸案 驅逐18名俄外交官布拉格當局17日以俄羅斯情報人員涉及參與2014年軍火庫爆炸案為由,驅逐18名俄國大使館職員。俄羅斯18日表示,由於捷克以毫無根據及荒謬理由驅逐俄國外交官,宣布驅逐20名捷克外交官,並限令他們19日離開俄國。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有證據顯示,2014年捷克爆炸案以及在保加利亞發生的一起投毒未遂事件,跟俄國軍事情報局「29155」單位有關。歐洲情報機構認為,這個單位專門執行破壞、顛覆與暗殺。4/18南非桌山林火 燒壞開普敦大學古蹟世界知名景點桌山(Table Mountain)18日發生森林大火,火勢順著風勢和乾燥灌木叢蔓延至倚峰而建的開普敦大學校園,校園多棟建築失火,所有學生在教職、消防人員引領下撤離。除了19世紀英國帝國主義擁戴者羅德斯的紀念雕像遭毀,著名的賈格爾圖書館(Jagger Library)也無法倖免,館內收藏包括南非在內非洲各地的珍貴研究資料。大火同時摧毀有225年歷史的莫斯特風車(Mostert's Mill),它是南非目前唯一修復並恢復正常運轉的風車。4/19美國火星無人直升機 成功滯空40秒太空總署(NASA)微型直升機「機智號」(Ingenuity)19日從火星表面成功起飛再順利降落,;飛行高度3公尺,空中停留40秒,這是人類首度在外星實現受控動力飛行機智號配備2具攝影鏡頭,一具黑白鏡頭指向下方,兼具拍攝和導航功能,另一具高畫質彩色鏡頭可拍攝水平景象。在傳回的首批照片中,一張黑白照片顯示機智號在空中,相機清楚地拍下出現在火星表面的直升機影子,成為人類見到的史上第一張無人直升機外星空拍照。4/19古巴共黨選出新領導 卡斯楚時代告終執政共產黨19日在全國代表大會最後一天,推選總統狄亞士-卡奈(Miguel Diaz-Canel)接替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擔任古巴權力最大的共產黨第一書記。古巴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行禮如儀批准這場權力轉移。這標誌著卡斯楚兄弟60年來的統治結束,將權力移交給較年輕領導階層。今年89歲的勞爾.卡斯楚將步入退休生活。勞爾.卡斯楚及胞兄斐代爾.卡斯楚(Fidel Castro)於1959年率古巴左派發動革命掌權,後者已於2016年過世。4/20查德執政30年 總統德比前線身亡執政30年的總統德比,在北部前線指揮政府軍與叛軍作戰時受傷,於20日過世,距離他19日由選舉委員會確定贏得11日總統大選,相隔僅1天。他37歲的兒子、四星上將卡卡被任命為臨時總統,將在未來1年半過渡期領導國家。68歲的德比過世後,軍方宣布實施宵禁並關閉邊境,政府和議會解散,過渡期後將舉行選舉。德比1990年領兵造反奪得政權後執政至今,是非洲在位最久的領導人之一;他2018年推動通過新憲法,得以掌權至2033年。4/21比利時歐盟減碳目標 9年內達55%歐盟21日達成協議,將2030年與2050年氣候目標納入《氣候法》(Climate Law),除先前有共識在2050年前率全球各洲之先,實現淨零碳排放,也力拚2030年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至少較1990年減少55%,《氣候法》主要是在歐盟和成員國層面均採取必要措施。歐盟在減少碳排放方面成績不差,2019年歐盟經濟比1990年成長約60%,但全年碳排放量卻比1990年減少24%。若各國齊心減少碳排放量,地球溫度升幅有望限制在1.5%內,遏止全球暖化。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