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防止民眾或法人取巧刻意將房屋設置多個門牌,分割成小坪數避稅,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排除法人等適用免稅,自然人持有則以全國3戶為限,將自今年7月1日實施。
財政部賦稅署署長許慈美表示,依現行規定,住家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者免徵,也不限持有對象,立法意旨原先是為了減輕、照顧居住在簡陋房屋者、低收入者等的負擔,應以自然人持有為限,但實務上卻不然。
許慈美說,實務上有部分房屋所有人利用此規定,刻意將房屋設置多個門牌,分割成小坪數化整為零,取巧適用免稅,因此這次修法排除非屬自然人持有,也就是排除法人等試用,且自然人持有以全國3戶為限。
財政部次長李慶華表示,修法受影響的法人為1萬898人,擁有的房屋戶數3萬8280戶,影響的稅收約0.32億元;自然人持有超過3戶以上,初步統計為1萬8686人,影響房屋戶數4萬8478戶,影響稅收0.27億元。
這次修法也明定房屋稅徵收期間為每年5月1日至5月31日,課稅期間為上一年7月1日至當年6月30日止。
另外,中央銀行昨天公布5大銀行3月新承做房貸金額為568.83億元,較上月增加191.65億元,且今年第1季新承做房貸金額1526.72億元,創下10年同期新高、年增率10.4%也是3年新高,顯示房市成長動能依舊強勁。
在政府推出各種房市管制措施,央行也有連2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之後,今年第1季新承做房貸金額仍寫下10年同期新高紀錄,蔡惠美說明,其實「沒有非常突出」,去年第1季疫情剛爆發,有低基期因素,且不動產市場調整很緩慢,效應會陸續發酵,「政策效果一般會希望要一段時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