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熱浪、森林大火、暴雨、暴雪等極端天氣在全球頻傳,台灣更處於56年的乾旱缺水危機,氣候變遷已在「敲門」,該如何做才能改變生病的地球?
由國際佛光會與世界氣候基金會亞洲辦公室主辦的「綠色公益──世界氣候國際論壇」昨晚盛大登場,為搶救地球盡一分心力。
【記者曾博群、鍾亞芳、曹麗蕙綜合報導】佛光山住持、國際佛光會總會長心保和尚開幕表示,對世界氣候的關心,除了有專家學者論壇,更有實質種樹、綠化地球的行動。世界氣候和人類息息相關,氣候若兩極化,更會影響每個人在地球的存亡。「星雲大師多年前就提出『環保與心保』理念,期許大家對唯一的地球做出關心,今日無論透過論壇或種樹,都希望能發揮更多力量,邀大家繼續關心地球,讓地球保有生命活力」。
論壇由世界氣候基金會亞洲區代表胡偉杰擔任主持人,首場專題邀請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理事長楊文德,共同發表「動員五大洲的林地復育計畫」,讓大家更了解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發起的「T-EARTH植樹行動」。
不忍眾生苦 把樹種回來
「佛教主張生權平等,佛教徒應要感受到不忍眾生苦,眾生不僅僅是人,而是住在地球的整個生命。」覺培法師說,星雲大師早在1998及2010年,於佛光山世界大會上分别提出「自然與生命」、「環保與心保」主題,不斷呼籲要為地球做一點事。
因此國際佛光會在2018年推動「蔬食A計劃」,至今有全球逾37萬人響應,減少砍樹3200萬棵樹木,減少碳排放逾21萬噸。由於聯合國近日發布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增加近5%,僅有「蔬食A計劃」是不夠的,「減少碳排放外,也要把樹種回來」。
佛光會員率先展開種樹行動,推動「T-EARTH植樹行動」專案,復育森林,特別成立綠色公益基金會,覺培法師說:「感謝佛光山願意提供土地來種樹。」鼓勵大家做地球隊長,持續推動蔬食A計劃、響應T-EARTH計畫,回歸簡樸、節能減碳生活。
動植物共存 友善生態圈
慧知法師分享,參與T-EARTH計畫前已先盤點可利用的土地,發現有些林地看似一片綠,內部卻被外來種的小花蔓澤蘭影響森林外觀生態,更有很多樹被藤蔓絞殺;T-EARTH計畫要整理維護森林,再投以復育計畫,推動以高經濟價值的特有茶樹為基礎,大面積恢復生態森林,「我們種了很多友善物種,希望打造生態平衡森林,讓人類和動植物共利生存」。
「我們知道血鑽石,但是我們卻不知道血森林正在滴血。」楊文德說明,不只很多山老鼠砍樹,許多林地都已經退化,T-EARTH計畫並非種植單一植物造林,而是採用生態復育模式,「我們的森林是多樣的,有很多珍貴樹,我們就慢慢把它種回來」。
楊文德指出,「T-EARTH」計畫是從事高產低值農業,轉化成高產高值農業,讓自然生態與社會、經濟都能平衡發展,並能達到聯合國永續森林17項目標中的13項,包含消滅貧窮、提供有尊嚴且有生產性的工作機會,「我們不是節能減碳,而是把會停留在天空中二氧化碳重新吸收,保存在地下,這些都是超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是最具價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