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目前也缺水,雪山翠池僅剩一灘淺水。圖/雪霸保育義工提供
【本報苗栗訊】台灣平地許多地方乾旱,高山也缺水,尤其山區水源點滴皆不易,雪山翠池只剩下一灘淺水,山友自己背水及規畫用水計畫最實際,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並在臉書社團號召山友,把有「雨神」稱號的友人一起帶上山,集氣為台灣祈雨。
雪山主峰西稜碎石坡下1公里翠池,海拔約3520公尺,台灣最高的高山湖泊,也是東南亞最高的清池,池水終年冰冽不輟,滿水位長55公尺,寬16公尺,最深水位66公分,平均水深20公分左右,翠池地區植被完整,擁有台灣面積最大的玉山圓柏喬木純林,如今因久旱不雨,只剩下一灘淺水。
台灣許多水庫目前都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缺水旱象,不少民眾期待雨神光臨,而雪霸山區的營地水池、山屋蓄水塔,也有同樣的問題,雪霸處籲請山友登山活動中務必節約用水,並列舉一些登山用水計畫,和省水小撇步供參考。
雪霸處指出,自己背水是最實際、也最能保證不會缺水的方式,非常時期有非常的作法,就當成練身體,建議口渴前就先喝水,等到渴了再喝,就代表身體已經缺水,喝水時應該要小口喝也慢慢吞。
此外,出發前,應該就隊伍的人員組成、登山路線和水源資訊,規畫合理的用水計畫,包括每天的公水、私水份量,尤其是長程縱走更需要審慎的用水計畫,公水應考量食物炊煮時採用用水較低的烹煮方式,及耗水量低的食材;私水部分可以從身體重量的安全脫水量,一般是體重的2%範圍內估算。
如果上山前已經知道水源點是死水,建議攜帶濾水器,經過濾水的水能減少雜物進入體內,有些濾水器甚至濾水後就能直接飲用;至於雪霸園區避難型山屋,幾乎都是靠天喝水,透過屋頂水管來集水,只要遇到連假和一陣子不下雨,水塔容易就見底,請山友體諒山屋水源點滴都不易。
缺水的時期可以採用較簡單的烹煮方式,盡量減少清洗鍋碗瓢盆的用水量,可以使用廚房紙巾簡單擦拭,而清洗廚具時還請遠離水源,另外更不要在水源、水池附近解決生理需求,汙染可能會變成災難;而山區水源狀況幾乎天天都在變動,請山友盡量分享,也是造福其他山友。
2019年雪山翠池的夢幻湖景。圖╱許景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