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日本與那國島附近海域有一處神秘的金字塔遺跡,當中有疑似中國古代帝王的獅身人面像,到底是古文明廢墟還是自然奇觀,學界仍有爭議。
一九八六年,當地一位潛水員首先發現這處海底遺跡。過去十五年來,日本海洋地質學家木村政昭致力研究此處。今年六月,木村公布了他的最新理論:他認為這是一座古代人類遺址,可能於兩千年前因大地震沉入海底。遺址包括與那國島附近的十座建築、沖繩主島附近的五座相關建築,其中有一座城堡、一個凱旋門、五座寺廟和至少一個大型體育場。而最大的遺跡看似一個從水下二十五公尺處高聳而出、巨大複雜的階梯式金字塔。
木村列舉的證據還包括:石堆裡的採石痕跡、看似人臉圖像和動物的岩石雕刻、似乎由人工開鑿的規則岩石小孔、石牆上狀似象形文字的圖案,還有一個被稱作「水下獅身人面像」的遺跡,木村認為它看起來像是某位中國或古代琉球的帝王,應為來自亞洲大陸的文化。石頭城中還有一些鐘乳石,木村由此推斷遺址歷史至少可追溯至五千年前。一些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傳說中的太平洋「MU文明」。
不過,木村的「海底古城說」也在科學界引起了激辯。同樣考察此處的波士頓大學數學教授羅伯特‧斯科奇堅信,這是由頻繁地質運動所造成的自然奇觀。
日本政府至今尚未將此處歸入文化遺產名單,亦無進行研究或保護工作,但遊客和研究人員可以自由潛入。對自己學說相當有信心的木村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已表示有意驗證海底遺跡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