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教師張迺彬,投身公益三十餘年,日前回台接受中興大學傑出校友「公共服務獎」表揚,六十七歲的她說「活到老、服務到老」,未來將投入更多心力,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佛法就是醫治我喪親之痛的心靈良藥」張迺彬在接受專訪時,娓娓道出一路走來的「行佛路」,並談到星雲大師所講授的佛法就是陪伴自己克服傷痛、度過人生低潮的療傷劑,而奉獻社會則是緬懷過世親人的最好方法。
有著爽朗笑容的張迺彬,受到媽媽是虔誠佛教徒的影響,讓她自小就埋下佛法的種子,但真正全心投入佛教則是在她突遭喪子之痛後。
民國四十六年,她與擔任軍官的先生結婚,並陸續生下三子。民國四十八年,創辦「長春幼稚園」、投身幼兒教育,期間她更重拾課本,苦讀考上第一志願中興大學社會系。民國六十二年則被委以重任、從故總統蔣經國夫人蔣方良女士手中接下三軍托兒所主任一職。當時她只有三十六歲,卻將幼教工作經營得有聲有色,晚上還在台北師專擔任教師、傳授教育經驗,平日擔任青少年輔導義工,幫助迷途少年改過向善,可說是台灣最早期的「張老師」。
就在她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剛學成歸國正值青壯的長子因心肌梗塞往生,讓張迺彬她傷心欲絕,決定離開傷心地,遠走他鄉、赴美療傷。
「在我人生最低潮之際,還好有佛光山法師開導我、陪伴我走出生命幽谷」張迺彬說,當時她經常前往佛光山西來寺聆聽心定和尚開示,星雲大師後來還親自召見她,用慈心悲語鼓勵,並要她擔任婦女法座會會長,結合過去的社會教育經驗,將人間佛教的精神帶入家庭,讓更多人因佛法而受惠。
隨後她擔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從民國八十一年開始,受邀至東南亞、巴西、阿根廷、法國、加拿大等世界各國進行兩百多場全球巡迴演講,她更帶領在美華人於九一一事件、北嶺大地震發生期間發放餐盒、毛毯給受難災民,讓愛心跨越種族與國界。
弘揚佛法、投身公益不遺餘力的她,不只晉升為佛光會壇教師,更曾獲頒美國國會眾議院第三十屆傑出風雲婦女獎,是唯一的亞裔獲獎者。
「為社會奉獻,不只是現在的工作,更是一輩子的使命」走出傷痛、投入公益服務的張迺彬說,未來將繼續用慈悲的心走行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