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央銀行理事示警,當前新台幣匯率升值和當年「荷蘭病」背景相似;為此,央行首季理監事會參考資料裡,出具十八頁報告指出,台灣總體經濟情勢與「荷蘭病」現象並不相似,去年台灣電子資通訊業出口暢旺,而傳產業出口衰退,主要受國際需求因素影響。至於台灣如何避免染上荷蘭病?報告指出,傳統產業持續提升競爭力。
一九六○年代荷蘭發現北海天然氣後,出口遽增,荷蘭幣大幅升值,傳統產業喪失國際競爭力,加速去工業化,稱為「荷蘭病」。
央行報告指出,台灣總經情勢與荷蘭病現象並不相似,去年疫情嚴峻,但因新興科技應用甚殷、遠距商機熱絡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市,電子資通訊產品出口達雙位數成長,台灣商品貿易出超擴大,帶動新台幣升值;至於傳產出口則衰退。
去年台灣傳產製造業就業及薪資多下滑,反映勞動需求減少,與荷蘭病工資上漲不同。傳產業受雇員工人數下降,薪資多下跌,主要反映勞動需求減少,而與荷蘭病因資源移動效果引起勞動供給減少,造成工資上漲不同。
央行認為,匯率政策有其局限性,傳產業應藉高值化、數位轉型及多元生產布局,透過持續提升競爭力,以降低外在衝擊,去除荷蘭病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