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長榮海運超大貨櫃船「長賜輪」(Ever Given)二十三日在蘇伊士運河中擱淺後,運河管理局(SCA)多管齊下嘗試讓船隻脫困,二十七日已挖出十八公尺的空間,「長賜輪」的推進器和船舵已恢復運轉,但仍無法預測何時能脫困,專家預期最快也要到二十九日。
「長賜輪」卡運河近一周,被迫停泊在南北進出入河口的船陣已達三百三十一艘,且以每天五十艘的速度增加,全球貿易損失上看一百億美元。「長賜輪」擱淺以來,至少已有十艘油輪和貨櫃輪改變航道,「預料還會增加」。
SCA於二十六日晚已挖掘船頭周圍約兩萬立方公尺沙土,再度嘗試用拖船讓「長賜輪」脫淺;局長拉比翌日說,工作人員已在擱淺的「長賜輪」周遭挖出十八公尺深的空間,作業空間的土壤硬實,其他不利因素包括低潮與強風,還得考慮擱淺船隻的重量、寬度及長度。
荷蘭海上救助公司SMIT Salvage本周加入協助SCA讓「長賜輪」脫困的行列,總噸位達四百公噸的重型拖船將抵達現場,希望拖船負重能力、疏浚船頭淤沙和漲潮多管齊下,讓「長賜輪」在下周初移動。
拉比說,「長賜輪」艙體內的九千公噸壓艙水已排除,船舵及推進器重啟運作;排除擱淺的作業將持續,現場已動員十餘艘拖船,希望避免卸貨櫃減輕船體重量的最後手段。
「長賜輪」噸位達二十二萬噸,目前船上載有約二萬個貨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