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表示,將重啟亞利桑那州錢德勒市目前閒置的兩家工廠。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公司英特爾新任執行長杰辛格(Pat Gelsinger),二十三日首次發表公開談話,宣布啟動IDM(整合元件大廠)2.0計畫,包括斥資二百億美元(約新台幣五千七百億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擴建二座晶圓廠及成立晶圓代工事業,引起全球關注。
英特爾之所以選擇在此時重金投入興建新的晶圓廠,除了目標積極取回領導優勢外,該公司更表示會和IBM合作改良晶片邏輯以及封裝技術,未來會為美國半導體產業增進競爭優勢,也會幫助美國政府維持主動性。
執行長:
將製造3千個工作機會
杰辛格表示,這項計畫將會帶來三千個工作機會,未來還預計在美國其他地區以及歐洲設廠,讓晶片生產重回美國及歐洲。
「英特爾現在和未來都會是先進科技的領導發展者,半導體的主要製造商,以及全球領導的矽供應商」,杰辛格表示,英特爾也會擔任起一個代工或是製造夥伴的角色,與其他主要著重於設計半導體但沒有工廠的公司合作,而這項服務稱作「英特爾代工服務」,並由英特爾資深副總裁塔克爾(Randhir Thakur)領軍。
由於英特爾宣布擴建的地點,正在台積電赴美設廠地點,且規畫二○二四年投產與台積電規畫美國廠時間相近,意謂英特爾決心扭轉製程落後的劣勢,未來新廠將具備七奈米製程生產能力。
除此之外,英特爾宣布將成立晶圓代工事業,成為美國和歐洲當地晶圓代工產能的主要供應商,以因應全球對半導體製造的龐大需求。此部門為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Intel Foundry Services),由塔克爾直接向杰辛格報告。
杰辛格宣布這項新策略,與稍早他表示英特爾將把先進製程產品留在自家生產的說法相呼應。他雖未提及台積電和三星,但半導體人士分析,英特爾目前製程落後台積電,在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推進未獲明顯突破前,未來仍會借重台積電代工,但英特爾主力伺服器等高階中央處理器,英特爾應會堅持留在自家工廠。
至於英特爾決定成立晶圓代工事業部,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認為,英特爾要成立晶圓代工事業部,應是對晶圓代工這項商業模式誤判 ,且是「逆勢而行」,不會危及台積電,甚至其他晶圓代工廠的地位。
半導體業:
對手不會找英特爾代工
半導體資深分析師陸行之認為杰辛格搞錯方向,要搞半導體百貨業,問題是超微、高通、博通、輝達等對手怎會找競爭者代工,英特爾只能服務系統客戶,將仍難撼動台積電全球代工龍頭地位。
半導體業者認為,這是英特爾迎合美國將頒布晶片獎勵法案,硬生生提出爭取州政府獎勵的計畫,未來是否會真正落實,仍是未定之天,因英特爾過去也曾喊出金額甚高的投資案,最後卻付之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