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寺二十日舉辦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以《佛法真義》為題,近四百位愛書人歡喜合影。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極樂寺場次聚焦《華嚴經普賢十大願》,吸引遠自苗栗大明寺及北區擇善寺、安國寺等逾三百五十人參與。圖/極樂寺文宣組提供
【人間社記者吳麗珠、吳雅斌、劉婉萍連線報導】「二○二一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與人間佛教」,兩場次於二十、二十一日,分別在金光明寺與極樂寺登場,前者以《佛法真義》為題,由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處主任慧喜法師,進行經典導讀、主題論壇與回饋;後者研讀《華嚴經普賢十大願》,禮請覺培法師、佛光山弘講師永文法師,以及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道出佛光人如何實踐三好,邁入華嚴海會的菩薩道。兩場次共吸引逾七百五十位來自各地的愛書人,進行身心靈的饗宴。
極樂寺住持妙璋法師引言表示,《華嚴經》是佛的心靈世界,若能深入佛心與佛相應,進而承擔「我是佛」,讓身口意發光發熱,使人生及世界更美好。
華嚴思想 尊重包容
覺培法師說明《華嚴經》的傳譯、思想特色及生活修行,指出法界緣起觀,展現宇宙萬有是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的境界,並舉例八八風災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指示,請牧師、神父來山安慰災民心靈,「如此打破宗教藩籬的尊重包容,即為華嚴思想的實踐」。
「如何實踐普賢十大願,讓生命更美好?」滿謙法師指出,大師將深奧經典透過普賢十大願的成佛之道,以現代的語言標出各重點意涵,如隨喜功德能轉染為淨、廣結善緣等擴大人生安樂富有,如炬普照十方,種一收百。
永文法師認為,普賢十大願中最難實踐者是禮敬諸佛,他在協助美國西來寺建寺之初,曾遭遇當地居民抗議、破壞常住物等困難時,大師透過「你大我小,你對我錯」的原則化解干擾,並以「給」的哲學敦親睦鄰,體證恆順眾生的慈悲包容,要能傾聽對方想法而觀自在。
覺培法師分享其最大挑戰是恆順眾生即民意的尊重,遇到大寮義工具有不同的烹飪方式,以慈悲柔軟之心念,帶領大眾轉煩惱為菩提。最後以大師所言:「離開生活談不上修行,從生活中驗證佛法」,勉勵大家以懺悔心修正自己,親近善知識將佛法落實生活中。
佛法真義 正見為導
金光明寺場次則聚焦《佛法真義》。慧喜法師說明,佛法就如經典上三鳥飛空,空無遠近,跡有遠近。研讀之後每個人研讀經典體悟各有不同,原因就像《金剛經》所說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層次不同,對識見的深淺角度定有分別。法師指出,祈福雖然好,消業更為重要,說明行三好、懺悔發願、廣結善緣乃至受持五戒十善等都是消業的武器,「天堂或地獄,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主題論壇由金光明寺副住持有果法師擔任主持人,與談人依空法師以「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說明,社會充斥太多似是而非,「大家要行菩薩道,要有正信、正見及正行,才能讓正法久住」,《佛法真義》如同佛教百科全書,期勉大家要多讀書。
「《佛法真義》一直是學佛者必備,以及方便學佛的重要指引。」覺培法師感謝大師為佛教義理做鮮明的闡釋,並提醒大家改變觀念、態度、習慣及性格即是改變命運的方法。
慧喜法師指出,大師認為《佛法真義》是他覺得最有自己想法、最深刻發揮的一系列書籍,身如了解就能看到佛陀本質及佛法內涵,「學習佛法,不單只是純粹學術研究、不只是增長知識,更是實踐及落實生命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