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一切苦厄 文/人間社張彬彬 |2021.03.21 語音朗讀 85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郭曉玲居士 圖/人間社李易峻慧傳法師 圖/人間社李易峻戰淑芬居士 圖/人間社李易峻林曜祥居士 圖/人間社李易峻 文/人間社張彬彬佛光山法寶堂三月十四日舉辦法寶講座,主題「度一切苦厄」,禮請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主持,邀請高雄榮民總醫院院長林曜祥,及其夫人郭曉玲、三好體育協會理事戰淑芬與談,藉由弘法與行佛經驗的分享,教導與會大眾如何以慈悲心來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慧傳法師除分享弘法經驗與許多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事蹟之外,也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例,說明「觀世音菩薩」是從慈悲的角度來探討,觀察世間的音聲,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然而,如何與觀世音菩薩感應道交?便是「一心稱念」。而「觀自在菩薩」則是由般若智慧的角度去探討,人生有八苦,要能認識自己、不被外界環境所誘惑,具有般若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方能觀人自在、觀世自在、觀物自在,進而弘揚善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行醫濟世三十多年、把病人當成老師的林曜祥提到,不同的病、呈現的方式不同,面對不同的病人,對於自己來說都是一種考驗,感謝大家願意信任,把最寶貴的身體交予他,當成自己印證的對象。林曜祥也教導自己的學生,疾病是一種苦,除了要治療病人身體上的疾病,也要安慰他們心裡的苦,更要以一分慈悲的同理心,把病人當成是自己的親人般,竭盡所能地幫助大家解決所有問題。郭曉玲分享同修林曜祥秉持著星雲大師所倡導的「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行醫濟世事蹟時談到,林曜祥在行醫過程中,常帶給病人信心與希望,對於遠道而來的求診病人,也會盡量給予方便。記得有位病人感恩地說:「感謝您的不離不棄,盡心照顧我,如果有下輩子,我希望能做您的朋友,而不是因為生病來與您結這個緣」,這分感動使他印象深刻。郭曉玲提及,林曜祥想當「良醫」,也勉勵學生要當「良醫」,仁心仁術一心為病人,只要對病人好的事,都願意去做。郭曉玲也分享自己對人生的看法:「生命不論長短,重要的是珍惜每一天,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生命中有苦,把吃苦當做吃補,就不會有苦了」,以此與眾共勉。事母至孝、曾因母親生病到佛光山每個殿堂發願的戰淑芬談到,感謝佛光山法師對於母親的關懷與協助,因為攝受於星雲大師的身教、奉行大師所教導的「給」,只要佛光人有需要醫療,都會盡力幫忙,更不忘母親的叮嚀,要跟隨星雲大師腳步,救度一切苦厄。看到移工魂歸異鄉,秉持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在因緣具足下,在醫院舉辦法會,希望能讓因病往生眾生的靈魂可以安住。慧傳法師談到,醫生本身即是菩薩的化身,其激發內心的菩提心,以醫生的身分來與大家廣結善緣。並以星雲大師所教導的智慧法語,做到「舉手之勞的服務,恰到好處的讚美,以及真誠的關心」,勉勵大家要將佛法運用於生活,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方能度一切苦厄。 前一篇文章 【朗朗晴空】 聖凡之間 下一篇文章 【紅塵禪煙】 回頭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人間行者心】出家生命的意義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 作者其他文章【福慧故事】 接引大眾 聆聽善法三好家族:佛光信仰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