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綠蠵龜因前肢纏繞廢棄漁網,研判是致死原因,因身軀已腐爛就地掩埋。圖╱潘欣中
【本報屏東訊】海巡署第6岸巡隊旭海安檢所昨天接獲民眾通報,屏東縣琅橋─卑南古步道(俗稱阿塱壹古道)牡丹鄉旭海入口處岸上發現死亡海龜,旭海安檢所聯繫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判為成年綠蠵龜,因前肢和頭部纏繞廢棄漁網,研判是致死原因,因身軀已腐爛,無研究價值,由安檢所隊員就地掩埋。
旭海安檢所獲報後派員到場,並聯繫海生館傷病海龜收容中心和縣府農業處動物保護及保育科協處,經測量海龜背甲體長60公分、寬40公分為保育類成年綠蠵龜,海生館獸醫評估已死亡多時且屍體腐爛,請海巡隊員就地掩埋。
海生館海龜收容中心李姓獸醫表示,海龜救傷通報案件這兩年大幅增加,與民眾熱心通報有關,傷病原因包括遭流刺網誤捕、廢棄漁網漁線纏繞、被船隻撞擊導致背甲破碎、誤食塑膠袋等海洋垃圾,多數已死亡;這隻死亡綠蠵龜前肢有纏繞廢棄漁網,研判是致死原因,因身體已呈腐爛,很難判斷死因。
他說,綠蠵龜屬冷血動物,低溫會造成新陳代謝變慢,而淺水岸邊不但溫度變化大,風浪也大,幼龜會被拍打至岸邊,撞上岩石或消波塊而受傷;冬季是海龜死亡高峰期,如果海龜不是重症被發現,救活治癒的機會有9成,呼籲民眾如果在海邊發現,及早發現救起,就有活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