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 文/人間社廖麗珠 |2021.03.14 語音朗讀 28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賴瀅如居士 圖/人間社李易峻 趙永祥居士 圖/人間社李易峻 郭明傳居士 圖/人間社李易峻 慧昭法師 圖/人間社李易峻 文/人間社廖麗珠佛光山法寶堂三月七日法寶講座主題「觀自在」,由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主持,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高雄教師分會督導郭明傳、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趙永祥、香海文化總編輯賴瀅如與談,慧昭法師以「時時觀自在,念念觀世音,千手行六度、千眼視眾生。」與參加講座的近三百位信眾共勉。慧昭法師說,觀自在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觀世音菩薩,所謂「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在台灣民間信仰中,觀音信仰深入人心。二為《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一切法皆能自在無礙的菩薩,稱為觀自在菩薩。所以,能五蘊「無我」自在,即能大慈大悲,能度一切眾生,故人人皆可成為觀自在菩薩。慧昭法師以自己在北海道場念書時的故事,講說「破我執」的方法。郭明傳表示,星雲大師作詞〈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曲〉,是他最受用的。每當他為境界所困時,他便手持觀世音菩薩聖相照片,唱誦此曲給自己聽,從而可以使心靜下來,還唱給含苞不開的蘭花聽,隔日花朵即盛開。大地有情,眾生有愛,人們向觀世音傾訴委屈,而菩薩就像母親般慈悲溫暖與包容。趙永祥以「九問」破題,「你在人我是非之前能自在嗎?你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身心能自在嗎?論壇中你心在這裡嗎?你身心自在嗎?」等,在自問自答中,他強調「觀自在」,「觀」是內觀是觀內在,「自」為自我的身心狀態,「在」則是你的心有在嗎?有在每一個當下嗎?「度人觀世音,度己觀自在。」賴瀅如表示,如果自己能夠觀自在,也可以成為別人的觀世音菩薩。從編輯台到講座台,也正在考驗著自己的觀自在知見,當面對境界來臨時,常以星雲大師所說:「我看花,花自繽紛;我見樹,樹自婆娑;我覽境,境自去來;我觀心,心自如如。」自勉。賴瀅如認為:「觀念通了就自在了!」在面對自己的事業與家業兩難時,常以大師的「一半一半」哲學思考。諸如,孩提時父母間比較學校好壞、與公婆育兒觀不同、下班後家事誰做、考試了孩子不用功、與孩子想法不同時、開心出遊遇塞車時、同事間競爭、大咖小咖、出書了卻被評字太小等,比比皆是魔考。趙永祥也是教育部生命教育中心資深講師,常將星雲大師的理念,運用在教學上。當面對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世界,致外籍學生因疫情無法回鄉,又當中小企業經濟受到衝擊時要如何才能安住人心。他說,面對境界應以大師的「心能轉境」來取代「心隨境轉」。來自日本的伊藤曆音,目前就讀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四年級,他分享因疫情無法返鄉,幸得趙教授引導,在星雲大師「四給」的指引下,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讓自我與他人都能以平常心、慈悲心面對疫情,如能反省自己,借境練心,無有恐怖,即能自在安心。「觀自在:觀照自己在不在!」郭明傳說,觀世音菩薩十大願,皆為「利他」而求。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慈是予樂,悲是拔苦,「當我們心生給人快樂,為人解決問題的善念,並化為實際的行動,那就是觀世音菩薩和我們印心的拈花微笑之時!」「把握當下就是因緣具足。」慧昭法師結語時表示,學佛修行最主要的目的,不僅使自己觀自在,更要幫助他人也能觀自在,才是大慈大悲。最好的東西應與大家分享,才能發揮實現其本身最好的價值。感謝與談人分享其在家業、職業與道業中,如何學習及踐行觀世音菩薩的觀人自在、觀事自在、觀物自在、觀法自在,觀一切都能自在無礙的妙方法。 前一篇文章 世間生滅 下一篇文章 講座看板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福慧故事】三好人家 聞法歡喜【福慧故事】體證信願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