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克拉大城摩蘇爾重建 回教徒與基督徒互稱兄弟 |2021.03.12 語音朗讀 29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將重建,回教徒與基督徒互稱兄弟齊心協力。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影片來源:Youtube/BBC News 中文【本報綜合報導】摩蘇爾(Mosul)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一度被所謂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佔據長達三年半,城中多處歷史建築被戰火所摧毀。根據BBC中文報導,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在當地進行「復興摩蘇爾精神」的項目,重建努爾大清真寺等摩蘇爾城的重要地標。擁抱不同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努力,志向與和平共處。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6日會見當地伊斯蘭教什葉派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Grand Ayatollah)希斯塔尼(Ali al-Sistani),寫下現代宗教史里程碑。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右)6日在伊拉克會見伊斯蘭教什葉派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希斯塔尼(左),寫下現代宗教史里程碑。圖/美聯社方濟各不畏當地的第二波新冠疫情展開「期待已久」的伊拉克之旅,旨在撫慰該國古老的基督徒社群,並加強與其他宗教的對話。摩蘇爾 亞述帝國古都尼尼微 摩蘇爾(阿拉伯語:الموصل al-Mawṣil,阿拉米語:ܡܘܨܠ,中文古稱毛夕里),是伊拉克北部城市,位於巴格達西北396公里,為尼尼微省首府,市區跨底格里斯河兩岸。細平布(Muslin)是摩蘇爾的特產,因此地而得名。摩蘇爾。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摩蘇爾前身是亞述帝國古都尼尼微,亞述帝國崩潰後先後為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塞琉古帝國、薩珊王朝征服。637年摩蘇爾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從此被伊斯蘭化,但當地仍保留了規模較大的亞述人基督徒社區。13世紀蒙古帝國軍隊一度摧毀該城,但不久伊兒汗國將其重建。在伊兒汗國崩潰後,該城又歸屬於鄂圖曼帝國,作為北部伊拉克的首府。1918年鄂圖曼帝國崩潰,摩蘇爾成為新成立的伊拉克的一部分。在薩達姆統治初期,該城的主要居民是庫德族與亞述人。但是由於庫德族其對中央政府的反抗不斷被鎮壓,大批居民被迫遷出該城。現在摩蘇爾的主要民族是阿拉伯人、庫德人族和亞述人。其中亞述人使用現代阿拉米語。自從2003年美軍占領伊拉克以來,由於動亂和教派矛盾等原因,不斷有當地居民逃到鄰國或西方國家,其中亞述人居多。摩蘇爾。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2014年6月「伊斯蘭國」的武裝分子攻佔摩蘇爾,約50萬人逃離該城。當年7月伊斯蘭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城市內的基督徒改信伊斯蘭教或繳交宗教稅,否則將遭殺害,基督徒被迫逃到庫德斯坦。2016年3月伊拉克政府軍在美軍支援下發起解放摩蘇爾的軍事攻勢,直到2017年7月伊拉克才收復摩蘇爾。根據聯合國報告,經過三年戰火,有超過89萬7千位原本居住在摩蘇爾的人民逃離此城市,摩蘇爾舊城區有將近65%的建築物被摧毀,連同附近城鎮估計有70%建築物、道路等基礎建設遭到完全破壞。摩蘇爾歷史取自維基百科 前一篇文章 迫降亞馬遜叢林 機師吃野果36天奇蹟獲救 下一篇文章 台灣水荒影響晶片生產 衝擊蘋果、特斯拉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5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06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7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42025.08.0109多閱讀能改造人生2025.08.0310MLB季中交易大戲 比智慧拚膽識2025.08.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豪雨成災 中南部農損逾3億元阿里山林鐵 3支線復駛夜訪拉拉山觀星丹娜絲特別條例300億 經費將加碼鳩之澤溫泉 暢遊山海全台108觀測站 單日雨量逾2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