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兵馬俑拍寫真 他天天玩穿越

 |2021.03.11
2095觀看次
字級
趙震和兵馬俑的合影。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攝影師趙震,今年完成八百六十二尊兵馬俑的拍攝。對他而言,那不是冰冷的陶俑,而是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每次為兵馬俑拍照時,透過鏡頭凝視它眼睛的剎那,彷彿穿越時空。

任職二十三年的趙震說:「我們的考古發掘及文物保護工作有一套嚴謹的流程,照做就可以,拍攝時要特別小心,畢竟它們都是幾千歲的『老爺爺』。」

趙震說,拍攝需先審核批准,要沐浴更衣、停止進食一小時後,穿上最軟的鞋和貼身圍裙,才能下坑工作。

一號坑的兵馬俑之間距離只有三十到四十公分,為了避免刮傷兵馬俑,不能穿攝影背心或帶相機包下坑。冬日嚴寒只能穿薄衣,在腰上貼一圈暖暖包,利用電池和體溫來保持工作狀態;到了夏天,趙震形容一號坑是「減肥培訓班」,整天拍下來汗水多到像洗澡,臉上的汗變成鹽粒,圍裙已經鹽化到能立在地上。

拍完一號坑  瘦了6公斤

為兵馬俑拍攝不能只拍正面,側面、髮髻、鞋子等所有細節、角度都要拍到,蹲著、趴下、起立、不停走動是趙震每次下坑工作時的動作,拍攝一尊俑至少一小時。如此勞累讓趙震有時坐著都會睡著,他拍攝完一號坑之後瘦六公斤。

每年十二月底,陽光會經由特殊角度灑在兵馬俑上。圖╱取自網路

趙震說,自己擁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也始終懷有敬畏之情,「進一號坑,那就是我的世界,給它們拍照,那一刻對我來說特別神聖」。

日復一日給文物拍照,好像有些枯燥,但趙震卻不認為,「它永遠都能給我帶來驚喜」。

每尊兵馬俑長相不同、栩栩如生,有次他甚至在一尊兵馬俑的嘴唇上發現一枚指紋,「可以確認,那應該是當年製作它的工匠留下來的」,在那瞬間,趙震覺得負責製作兵馬俑的工匠剛剛離去,他又站在同個位置,踩在工匠留下的腳印上,「你會覺得,兵馬俑是有溫度的」。

每年十二月底,陽光經由特殊角度灑在兵馬俑上,將鉛灰色的面龐映照得閃閃發亮。趙震說,那個時刻,這支沉默軍隊似乎重新回來了,為了拍出最美的自然光線,趙震每到這時候會去蹲坑,從下午二時到太陽西落。

每天帶妻子  繞秦陵散步

趙震說:「我就是這裡的守陵人。」他的妻子也開玩笑說,那她也改名叫守陵人家屬。在夫妻倆眼中,守陵人這個名字格外溫情。

趙震今年已完成八百六十二尊兵馬俑的拍攝。圖╱取自網路

趙震和妻子習慣晚上喜歡繞著秦陵散步,他們稱為「走陵」,就算天氣不佳也會去走一圈,每次約五點二公里。在趙震心裡,妻子和兵馬俑都是他最愛的人,都要守護一輩子。

從小時候趴在欄杆上看著父輩們忙碌著發掘、保護地下的文物,到長大後也成為其中一員,趙震對兵馬俑的感情已經積累幾十年。

他說:「我還會繼續做好給文物拍照的工作。能及時把我們新發現的東西和大家分享,就是工作的意義所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