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攝影研習提升學員實拍技能,為人間真善美留下瞬間紀錄。圖╱人間社記者鍾豐榮
【人間社記者許貞慧嘉義報導】佛光山人間通訊社為增進義工記者攝影能力,捕捉善美瞬間,六、七日於佛光山百萬人興學紀念館-南華大學館舉行今年首場研習營,邀請中正大學教授黃俊儒剖析「新聞中的偽科學」、《人間福報》副總經理陳世晉講授「數位媒材製作」,並請中華民國公益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王呈玉、TPGA協會攝影鍾豐榮和專業講師洪夙慶傳授近百位學員基礎攝影、體育攝影及專題攝影拍攝技巧。
文化工作
靜默耕心田
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在開營典禮提到,《人間福報》是媒體清流,走入校園、實踐三好,透過學員的手和眼報導人間善美新聞,成為文化弘法推動助力。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致詞指出,歡迎大家來到世界百大綠色大學,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的理念,讓生命教育成為典範,感謝學員對百萬人興學的護持。
《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表示,走進校園見到盛開的黃花風鈴木,吸收花的能量及爆發力,不論有沒有人欣賞,仍然嬌豔盛開,「這就如文化工作,雖不易被看見,依舊默默地耕耘心田」。在疫情下開辦記者研習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感恩有好因緣在大師念茲在茲的校園內學習,就像回到自己的家、自己的學校,放下萬緣當學生,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黃俊儒以具備「媒體素養及科學素養」重要性,教導學員以智慧杜絕傳播假新聞;《Science》雜誌在二○一八年發布一項調查,社群媒體上的假新聞,散播速度比真相快六倍,觸及的人數也更多。所以,當網路資訊無科學驗證,會成為傳播謬誤造成民眾認知錯誤;因此,在刊登新聞便宜行事,或對單一來源不查證造成的錯誤,必須以科學素養謹慎判斷。
陳世晉以「數位關鍵字與新聞擴散力」呼籲學員網路文章慎訂標題,才能達到宣傳功效,提升能見度,擴散文章的力量。
他以手機編輯App,教導影片製作的基礎概念,引導學員學習「數位手機影片製作」。
體育攝影專題班講師鍾豐榮,以相片輔助說明國際體育賽事如奧運、世大運等攝影技巧。他提到,動態攝影「按快門」瞬間,是非常重要關鍵,「長鏡頭」是必備工具;拍攝時建議攝影模式調到「M」,快門至少要五百分之一秒、搭配光圈,才能在動態攝影中捕捉到完美畫面。
實戰演練
累積真功夫
課程中安排南華大學巴西之子足球隊、榮獲大專盃國術錦標賽太極拳金牌古琳湘,擔任攝影Model,讓大家實戰演練,鍾豐榮再以大家的成果闡述優劣,提升攝影技巧。
專題班講師洪夙慶表示,新聞報導有「文字、照片、美編及印刷出版」四要角,攝影基本色彩運用「色相、明度、彩度及冷暖色調」,加上攝影者的專注觀察,利用拍照技巧,呈現感人畫面。養成班講師王呈玉提到,攝影最重要的就是「多拍、多練習」,攝影前需先構思主題素材,除去多餘畫面,提升主題重點;透過實際拍攝,以透視原理,體會空間、場景、全景,拍攝出不同面向的真善美。
「利他的工作,沒有失望的權利。」妙熙法師於綜合座談表示,欣喜聽到學員滿滿的收穫感動,勉勵大家任何事業都是培養自己的德業、志業,累積道業。南華大學終身學習院院長知賢法師分享,數位媒體傳播寫作是未來弘法重點,願將所學傳授給終身學習學生,以文化弘揚佛法。
帶領十一位學員參與培訓、佛光山屏東講堂文宣組組長江素麗說,發願為培養筆耕真善美新聞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