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齡少子化影響,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底扶養比續升至40.2。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內政部指出,2020年底扶幼比受少子化影響,續降到17.63,但扶老比因高齡化明顯,增到22.53,合計導致扶養比續升為40.2,亦即每100個有工作能力人口須扶養40.2個依賴人口;各縣市老化指數以嘉義縣最高、南投縣次之、屏東縣居第3。
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近年人口隨老化、少子化現象持續,工作年齡人口成長趨緩,2016年後更轉為負成長。截至2020年底,戶籍登記人口為2356萬1236人,其中15到64歲者共計1681萬525人,占總人口71.35%、65歲以上者378萬7315人,占16.07%、零到14歲者有296萬3396人占12.58%。
內政部表示,2020年底各地區幼年人口比率,以北部地區13.19%居冠、中部地區12.89%次之、東部地區11.60%居第3;老年人口比率,以東部地區17.47%最高、南部地區17.08%次之、中部地區15.69%居第3。
老化指數 10年增59.16
老化指數(指老年人口數與幼年人口數之比)部分,內政部 說,這項指數與人口成長息息相關,2020年底老化指數低於100的縣市有新竹市的77.41、新竹縣的80.43、桃園市的88.03及台中市97.42;其餘縣市都破百,代表老年人口數多於幼年人口數,並以嘉義縣的226.15最高、南投縣的174.78次之、屏東縣的173.76居第3。
內政部說,老化指數由2010年底68.64逐年上升到2017年2月起破百後,2020年底續攀升至127.80,10年來增加59.16。
內政部表示,分析近10年人口結構變動趨勢,零到14歲的幼年人口比率受少子化影響,由2010年底的15.65%逐年下降到2020年底的12.58%,10年間減少3.07個百分點;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率因平均壽命增長而逐年上升,由2010年底的10.74%升到2020年底的16.07%,10年內增5.33個百分點。
幼年人口 降至12.58%
內政部指出,15到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比率,則由2010年底的73.61%升到2012年底的74.22%高峰後,逐年下降到2020年底的71.35%,為近10年新低。
內政部說,扶養比部分,扶幼比(每百名工作年齡人口扶養的幼年人口數)由2010年底21.26下降至2020年底17.63;扶老比(每百名工作年齡人口扶養的老年人口數)由2010年底14.59上升到2020年底的22.53。
內政部指出,依賴人口(零到14歲及65歲以上者)對工作年齡人口(15到64歲者)扶養比則由2010年底35.85下降到2012年底34.74低點後,即反轉逐年上升到2020年底40.16,代表工作年齡人口負擔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