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喚起兩性同酬的公共意識,勞動部訂定「同酬日」,以該年兩性平均時薪差距,計算自隔年1月1日起女性需增加的工作日數,勞動部昨公布2021年「同酬日」為本月20日。
男女薪資一向有落差,據主計總處2020年薪資統計初步結果指出,我國女性平均時薪296元,為男性344元的86%,兩性薪資差距14%,意即女性需多工作51天才能與男性達到相同年薪,因此今年「同酬日」為2月20日,比去年「進步」1天,比10年前「進步」12天。
勞動部解釋,我國同酬日是依據主計總處「受雇員工薪資調查」,以當年兩性平均時薪差距計算出自隔年1月1日起女性需增加的工作天數。
勞動部統計處長梅家瑗指出,觀察近10年,我國兩性平均時薪差距由2010年的17.1%降至2020年14%,女性需增加工作天數則由63天減少至51天,兩性平均薪資差距縮減3.1%。
勞動部說,歷年與美、日、南韓等國相比,我國兩性平均薪資差距較小,2020年我國兩性平均薪資差距為14%,低於去年的日本31.9%、南韓的30.6%及美國17.7%,而近10年來,各國薪資差距皆呈下降趨勢,其中以南韓縮減7.8%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