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水情嚴峻,25日起進入減量供水的橙燈。圖/南水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春季即將到來,中央氣象局回顧冬季天氣,今年共三波寒流接力襲台,總天數達到8天,多於氣候平均值5.3天。降雨則集中在東北部,新竹以南降雨量最低僅氣候平均值3成,氣象局坦言「少的可憐」。未來一季預估降雨量仍偏少,務必節約用水。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表示,氣象局資料顯示,1月上旬至中旬氣溫偏低,寒流數長達8天,多於氣候平均值(1991年到2020年平均)5.3天。
氣溫方面,呂國臣說,整個冬季天氣系統集中在12月底到1月中旬寒潮系統,12月底到1月中旬陸續有三波寒流,其餘是零星大陸冷氣團影響。全球暖化過程裡,北部屬於偏暖,中南部跟東部屬於正常,冷空氣下來集中,1月分就偏冷。
降雨方面,氣象局資料顯示,西半部及東南部降雨量大致偏少,其中新竹以南的降雨量僅約氣候平均值的3到6成。他說,今年冬季觀測總雨量260.7毫米,同期266.4毫米,差異不大,但分布就有差異,主要集中東北部,發生於12月。中南部本身就是枯水期,今年雨少的可憐,水情嚴峻。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回顧冬季天氣。圖╱曹悅華
展望春季,氣象局資料顯示,目前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與大氣結構仍呈現逐漸減弱的反聖嬰型態,預估將在夏季回到正常;另由歷史資料分析,反聖嬰年隔年3月台灣西半部雨可能偏少,且2000年後的3月到4月雨量及雨日亦有偏少特徵。依據最新資料研判,3月到4月雨量偏少至正常,3月到5月平均氣溫則以接近正常機率較大。
至於春季是否還會有冷氣團或是颱風,呂國臣說,春季仍有北方冷氣團南下影響,3月依然有冷氣團會來,保暖措施持續,唯發生時間不確定,寒流則機會不高。他也說,今年首颱杜鵑颱風上周形成,冬天跟春天在太平洋生成颱風正常,只是量比較少,進到颱風季6、7月才會比較多。
呂國臣總結,今年春季台灣受到反聖嬰影響,儘管目前強度逐漸減弱,到3、4月依然會受到影響,使得台灣附近溫度屬於正常,降雨部分西半部仍屬於偏少,雨量整體是偏少到正常,現階段桃園以南水庫水位大多偏低,要愛惜水資源。進入春季也是霧季,呼籲行車跟離島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