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前天(十七日)公開抱怨「有人不希望台灣太高興」,有外力介入而生變,導致五百萬劑BNT新冠疫苗合約卡關,不過,路透十八日報導,BNT公司發表聲明,仍會按計畫提供疫苗給台灣。對此,陳昨回應,希望BNT說到做到、盡快簽約。
另傳COVAX購得AZ疫苗,第一波二十萬劑將於二月底抵台,陳則繼續賣關子,只說,下周確定送貨時程及數量,「不否認下月來台,是期待。」
德國BNT公司透過電郵發表聲明,「BNT致力協助世界各地終結疫情,我們打算提供台灣疫苗也是這項全球承諾的一部分。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BNT也會更新相關消息」。
獨立事件 陳否認用晶片交換
路透指出,BNT和上海復星公司簽署協議,由上海復星獨家代理BNT新冠疫苗在大中華地區的經銷,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上海復星付給BNT公司八千五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十三點七億元)授權費,並投資五千萬美元(約新台幣十四億元)入股BNT。
媒體人趙少康質疑,衛福部直接找總公司買疫苗做法是偷雞摸狗,陳時中則回擊,「若跟總公司談還叫偷雞摸狗,那要怎樣才是正正當當。」、「媒體人這樣的用詞是有欠精準」,指揮中心持續與BNT總部保持聯繫,未直接接觸上海復星代理,仍然傾向直接與BNT達成商業購買簽署。
疫苗採購死灰復燃,陳時中說,既然BNT表達善意,「我們很歡迎」,五百萬劑合約內容已達共識,我方送交合約,原廠端延宕,希望繼續完成原合約,爭取原訂五百萬劑BNT疫苗;另否認「晶片換疫苗」,即使台灣晶片受全世界歡迎,但與疫苗彼此為獨立事件。
我目前取得兩千萬新冠病毒疫苗,分別為透過COVAX平台取得的四百七十六萬劑、AZ疫苗一千萬,及Moderna疫苗五百零五萬劑,陳時中持續以「保密協定」為原則,不肯透露細節,僅強調各疫苗已有明確抵台時程,但送貨時間表屬於合約保密事項,「今年第二季應有不同疫苗在不同時間來台」。
本土疫苗 進入二期臨床試驗
至於本土疫苗進度,高端、聯亞均已進入第二期疫苗臨床試驗,據傳指揮中心已與聯亞達成共識,簽定購買五百萬劑合約,但陳時中昨澄清,兩家國產藥廠皆尚未完成簽約,僅「準備進入簽約程序」,確實與一家達成共識,但不方便公開廠商名稱。
新冠病毒變異快速,但疫苗無法公平分配,經濟落後國家恐要等到半年後才能取得疫苗,陳時中悲觀預言,今年十月底我國仍無法全面解封,但十月後可開始討論「局部解封」。若COVAX平台成功發揮分配第三國家疫苗職責,明年初全球就能全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