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道散落物事件時有所聞,上月底才有小客車行駛國道時,遭前方聯結車噴出的斧頭「攻擊」,還好擋風玻璃擋下一場災難。根據交通部高公局統計,近年國道散落物件數不斷上升,去年就有近四萬五千件,較前一年大增五千件。由於國道車速快,散落物像是隱形殺手,恐致後方車輛事故。
根據高公局統計,去年國道掉落物事件總計四萬四千九百五十件,平均每天有超過一百二十三件物,數據驚人;相較於前年的三點九萬件、二○一八的四點一萬件、二○一七年的四點二萬件,去年件數明顯攀升。
分析掉落物件種類,以「胎皮」居冠,總計七千五百六十一件,其次是塑膠類四千四百九十二件、金屬類四千一百六十八件、動物屍體三千七百五十八件、木類三千二百四十五件。高公局說,有些是駕駛人沒有綁牢,導致乘載物品在行車過程中掉落,包括像是家具、豬隻、鐵條等,都是常見掉落物品。
另一種是事故導致,像是車輛爆胎,造成胎體散落一地。
而根據交通部高公局統計,去年國道全年肇事件數創國道一九七八年全線通車以來最低紀錄。但去年交通違規件數,卻創二○一二年以來的新高紀錄,全年違規件數逾六十七點七萬件,其中以「超速」居冠。
此外,環保署今年起實施「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在特定速限範圍的汽機車分貝超標最高罰三千六百元,至今實施一個多月,雙北等五縣市共篩出六百多輛高噪音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