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前排由左到右)、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揮官陳時中、副指揮官陳宗彥、發言人莊人祥,後排為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圖/黃惠群
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病毒確定病例(案939)。圖/指揮中心提供
【本報台北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五福臨門」希望落空,陳時中今宣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病毒確定病例(案939),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美國,10月21日在美國當地檢出陽性,美國家中自主隔離,於去年11月27日返台探親,今(2021)年2月15日至醫院自費採檢陽性。此外,繼英國、南非、巴西等新冠變種病毒株,英國又發現另ㄧ新變種病毒株B1525。
陳時中表示,案939於2019年6月自台灣出境,去年10月17日曾出現喉嚨不適情形後確診,11月14日及18日兩次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於去年11月27日返台探親,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
陳時中說,個案因出境需要,今年2月15日至醫院自費採檢,並於今日確診(Ct值35,次日再驗核酸為陰性,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2人,其中7人為同住家人,列居家隔離,5人為非同住家人,列自主健康管理。
此外,繼英國、南非、巴西等新冠變種病毒株,英國又發現另ㄧ新變種病毒株B1525,且在棘蛋白發生了E484K突變,令人不安,恐影響疫苗效力。
我國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全世界專家都很關注變異株,包括傳播能力、對於疾病的表現、重症是否較多、死亡率是否較高、是否造成現在的疫苗不夠有保護力,但因爲才剛出現,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有辦法真正了解其影響程度,「我國持續關注中」。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愛丁堡大學研究發現,新變種病毒B1525迄今在英國發現23例,另外也在丹麥、美國和澳洲等10國的病毒基因定序中被檢出。最早可追溯到去年12月在英國與奈及利亞出現的病毒株。
張上淳表示,英國又發現新的變異病毒株,之前有多次說明新冠病毒是持續變化的病毒,全世界專家都很關注,包括傳播能力、對於疾病的表現、重症是否較多、死亡率是否較高、是否造成現在的疫苗不夠有保護力,都是我們持續關切的議題。
張上淳表示,不只英國,美國也有持續發現變異狀況,這是目前為止我們都很關切的問題,因爲才剛出現,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有辦法真正了解其影響程度,我國持續關注中。
據外電報導,愛丁堡大學研究小組說,新變種病毒在基因組上與先前在英國肯特郡發現的B117病毒株有相似之處,且有一組令人不安的突變,就是在棘蛋白發生了E484K突變。棘蛋白位於病毒外圍,被認為是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關鍵。南非和巴西的變種病毒都發生E484K突變。
瑞丁大學教授克拉克(Simon Clarke)說,雖然目前不清楚突變會不會改變病毒的感染機率,或染疫後的病情嚴重程度,但南非變種病毒發生的E484K突變導致病毒對部分疫苗產生一定程度的抵抗力。他說:「我們還不清楚這種(新型)變種病毒傳播多廣,但若大規模傳染,可以預測的是任何疫苗接種或以前的接種效果將會打折。」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8,862例新冠病毒相關通報(含166,357例排除),其中938例確診,分別為822例境外移入,7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9人死亡、879人解除隔離、50人住院隔離中。
指揮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全球累計109,445,363例確診,分布於193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27,853,992例、印度10,925,710例、巴西9,921,981例、俄羅斯4,099,323例及英國4,058,468例為多;病例中2,424,264例死亡,以美國496,921例、巴西240,940例、墨西哥174,657例、印度155,813例及英國118,195例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