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太自女兒意外死亡後,即經常內疚因為工作繁忙,疏於對女兒照顧,回想過去的天倫之樂彷彿昨日,而今卻只有睹物思人的悲慟。
女兒的喪事圓滿後,張太太與女兒的同學好友一起去祭拜女兒,打開女兒的塔位,張太太喃喃地向女而說些話後,便向大家致謝,說著說著又悲從中來哽咽流淚,讓聽聞者也為之鼻酸。雖然事過境遷,但回想往事種種,女兒死亡的陰影始終在心中盤踞,讓她非常不快樂,精神苦悶甚至於萌生輕生的念頭。
現實生活中很多事,讓我們受苦和掙扎,生命無論發生了那些問題,都需要在發源處下手、找尋問題的根柢。
《無常經》言:「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死者。…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尚捨無常身,何況於凡夫?父母及妻子,兄弟並眷屬」。因此深入了解人生,生與死的本末,才能懂得生命意義;進一步超越死亡,才能印證生命價值。
佛教告訴我們,凡事有「因」必有「果」,果是從因而來,並非無端發生。「萬法唯心」,佛法講得一點都不錯,且看古往今來多少人呼風喚雨,威震八方,到後來又怎樣了?多少人富貴榮華,子孫滿堂,到後來又怎樣了?
佛陀放棄榮華富貴,苦修度人,赤手空拳而得大成就;他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心意決定一切,能夠向佛學習,我們一定會以不同的態度和行為來處世。學習怎樣運用自己的力量,去製造、迎接積極的、充滿善行善果的將來。我們的生命也會雲開見月!過得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