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提議,在二○二五年前逐步調高美國的基本工資,從現行的時薪七點二五美元提高到十五美元,國會預算處(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八日公布的報告,描繪出這項提案的利弊得失,會造成一百四十萬個工作流失,但會讓九十萬人脫貧。報告顯示,整體所得增加大於工作流失的損失。
拜登倡議調高基本工資,作為經濟計畫的一環,還說此舉好處勝過代價。
二○○七年一條法律明定工資逐步調高之後,基本工資上次在二○○九年調升過,一些州授權的工資更高。
支持者認為,這項法案是解決美國收入不均日益擴大的重要元素,但批評者警告,基本工資調高,可能傷害小型企業。
國會預算處的報告預測,提高工資會導致雇主把增加的成本部分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造成消費降低,最終導致工作流失;一些企業可能會轉向自動化。報告也說,提高低收入戶的工資,會讓低收入勞工消費增加,並在調高薪資生效後「有數年時間減少就業率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