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不論翻開報章雜誌或電視,都可以看到禽流感的相關新聞,不免令人心生恐懼,民眾到底該如何因應?衛生署為安撫人心,也不斷地呼籲民眾,只要做好個人衛生管理,維持免疫力就能預防病毒入侵,因此,許多民眾搶購的目標從克流感轉移到坊間各種宣稱能提升免疫的食物、產品和藥材。
但這股風潮看在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徐世達和台北市臨床中醫學會理事長陳潮宗的眼裡,卻覺得危險,因為要預防疾病上身,有些人要提升免疫,但有些人的免疫卻提升不得,而且還得降低才行!
健康人免疫要提升
徐世達與陳潮宗表示,在沒有發病時,一般人當應盡量提升免疫力,但若本身已患有許多慢性疾病,就要視個人的情況來看到底要調高或是調低免疫力。
徐世達指出,人生病,都是因為「免疫不正常」引起,如果是正常的免疫力,對外能排除外來病毒及細菌的入侵,對內則能把因為新陳代謝老化的細胞,或是已經和入侵病菌對抗後的受傷、突變細胞清除,才不會引發生病。
免疫引起的疾病均屬於「免疫力不正確」,包括過敏、癌症、風濕免疫疾病及免疫不全。所謂「免疫力太強」,其實真正說法是「過度反應」,例如在SARS疫情中,許多死亡患者的病程都顯現出有免疫系統突然增強的現象, 導致大家以為免疫力過強反而不好,其實這就是一種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免疫力異常」,而不是免疫力過強。
免疫提升重調節
陳潮宗認為,大家對提升免疫的看法太過狹隘,以為是讓免疫系統運作提高,其實,真正的提升免疫是「調節免疫」,免疫反應過度的人把它調低,免疫反應太弱的人讓他的系統調升。換言之,體質太虛的人,提升免疫力是採取「補」的做法;老是紅光滿面、在冬天熱汗直流的熱性體質者,則要採取「瀉」的方式,才能讓免疫反應調整到反應最適中的情況,讓病毒還沒開始做怪,就被殲滅。
●免疫調節這個最有效
不過,所謂「提升免疫力」,是不是像營養專家所謂的「多補充抗氧化劑」?其實,抗氧化劑或許對抗癌有幫助,但如果在一個細菌和病毒很多的秋冬環境中,過度抗氧化可能反而容易感染。
徐世達表示,人體細胞的氧化作用,其實也是殺死入侵病毒和細菌重要的一環,若是補充抗氧化劑可能會妨礙人體自然在氧化細菌和病毒的作用。他認為,目前最有效的提升免疫的營養補充方面只有三種︰益生菌的乳酸桿菌、寡糖及ω3脂肪酸的魚油。
●益生菌強化免疫機制,但免疫不全者不適
為何益生菌能讓人體的免疫調節?徐世達指出,人體免疫系統是由許多器官及細胞組合,而小腸是人體最大的免疫腔。小腸會分泌免疫蛋球A(IgA)及免疫蛋球M(IgM),IgA可避免小腸受到有害微生物及病毒的侵襲,降低腹瀉的危險,而IgM則是免疫機制啟動時最早出現的抗體。
益生菌可刺激小腸分泌免疫球蛋白,不過要選擇可以穿透且耐久的益生菌種,才能延長它在氧氣密度高的小腸裡,仍然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且又能與小腸裡的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的細胞進行細胞交互作用,在小腸中代謝活躍,產生多種代謝產物,強化小腸並聚集一起共同抵抗有害微生物,以及提高人體吞噬細胞及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
一般乳酸菌飲用後約四至六小時就會到達小腸,不過還是要每天喝才有長期效果。但他提醒,補充益生菌也是因人而異,如果因為長時間服用藥物、接受化學及放射治療,或是長期糖尿病未控制而導致本身免疫不全,即使是對一般人很好的益生菌也可能會引發敗血症,就不宜食用了。
●寡糖輔助免疫,魚油調節反應過度
第二種有益健康的寡糖,則有助於人體小腸內有良好免疫作用的益生菌發揮作用,是一種輔助劑。而含有Omega-3脂肪酸的魚油,由於能降低異常的免疫反應引發的發炎作用,因此對於免疫反應過度的人則是很好的免疫調節食品。
飲食均衡 免疫自然完備
衛生署提醒民眾在秋冬流感盛行及禽流感危機一觸即發之際,一定要保持均衡飲食,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況,不過,現代人不是忙得很難配合均衡飲食,要不就是偏食愛吃某些食物或完全不碰某些食物,以致於營養素攝取無法均衡。因此,在SARS期間紅遍半邊天的維他命,在禽流感危機時又再度躍上市場銷售排行榜。
為何維他命會被國際公認成能維持良好免疫力的養份?除了具有影響人體新陳代謝功用外,它還兼具強化人體吸收各種成分以維持體內的免疫系統。許多研究都顯示,維他命A能促進細胞分化、保護皮膚及黏膜功能,能增強免疫系統,對預防疾病有很大作用;而維他命A的前驅物β胡蘿蔔素,可減低心臟病及肺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
而維他命B群中,B2能加強組織再生,消除口腔黏膜潰瘍,強化口腔抗禦力,並有促進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新陳代謝的作用;而菸鹼酸則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及增強體力。
至於泛酸,則能加速傷口癒合,也是人體遇到外來物產生抗體、預防感染很重要的輔助。而維他命B6則有助人體吸收能修補織細胞的蛋白質食物,協助人體轉化菸鹼酸來利用,能安定神經系統,並維持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的健康及完整,以防禦病菌侵入。
此外,葉酸有助消除寄生蟲及消除食物毒素的作用;維他命B12則是促進紅血球新生,增強體力並穩定神經系統的重要成分。維他命C,更是已知抗氧化能力最強的維他命,另外它也是人體鞏固細胞對抗外來病毒侵入及活動的骨膠質蛋白質生成的關鍵物質。維他命E則是能保護細胞質脂質,預防細胞受破壞的健康重要捍衛者。
小心不良生活習慣耗弱免疫系統
由於最易被消耗掉的維他命多是水溶性維他命,現在有很多強調含有較高的水溶性維他命組成的維他命成為市場新寵,例如有不少產品是含較高量的B群,且強調低的脂溶性維他命比例,能減輕腎臟負荷。
資深營養師趙思姿提醒,就算吃了再多的維他命,如果生活作息偏差,還是會耗弱免疫力。以下,就介紹有那些不良生活可能會影響人體的免疫。
●熬夜
雖然目前並沒有很明確地證據表明熬夜會引發疾病,根據國內外相關的研究發現,熬夜會促使腎上腺素分泌量,進而影響免疫系統功能,熬夜者較易有肝功能異常,慢性病罹患率也比一般人高。因為熬夜時通常也因為超時工作而必須安定繃緊的神經及緊張的情緒,保護及安定神經組織時,便會大量消耗維他命B2及其他相關的B群維他命。
●壓力
人人都會有無法舒解的壓力,壓力愈大,副腎上腺皮脂荷爾蒙會分泌愈多,以讓身體來對抗壓力,但如此一來卻會大量消耗體內的維他命C,若維他命C未及時補充,可能會形成荷爾蒙平衡失調、崩潰,而產生幻覺、心臟病或是血壓高等身心症狀,同時也較容易感染生病。
●愛吃甜食
許多人總是抵抗不了蛋糕等甜食的誘惑,而台灣人飲食口味重,通常也多喜歡加了糖的糖醋食物,但人體為了代謝掉吃進去過多的糖分,會消耗許多的維他命B1,而影響新陳代謝。B1消耗過度時,容易產生衝動、易怒及注意力不集中的情緒。而愛吃甜食的人也較容易失眠,研究顯示,失眠會抑制免疫系統,如白血球活性及吞噬力等,並會降低我們的免疫系統。
●愛吃肉及吃太鹹
炸雞、鹹酥雞等油炸物,最容易消耗掉體內的維他命B群,尤其是B1,而油炸物通常以肉類蛋白質為主,人體為了將蛋白質轉化成人體能利用的熱量,也會大量消耗維他命B2。
●愛喝咖啡
常熬夜的人,也常會覺得精神不濟、體力不支,因此常有「咖啡癮」。在此提醒民眾,雖然咖啡被發現可以預防膽結石及失智等,但喝太多容易消耗維他命B群,反而更容易勞累而缺乏體力及精力。
最近台灣適逢秋冬之際,氣溫時而濕冷,溫度驟降到十幾度;時而突然達到攝氏三十度的高溫,人體為維持呼吸道黏膜的平衡,也會消耗維他命A、C、E。而另在空氣不好的環境,也會消耗維他命E,若不及時補充,黏膜太乾燥就會削弱呼吸道抵抗力。
簡易調節免疫食療
隨著時序轉涼,又到吃補的時節,但由於「提升免疫不要亂吃補」,中華民國臨床中醫學會理事長陳潮宗建議,在這段時間不妨多喝點參鬚茶補補氣。
陳潮宗提醒,現在大陸流傳─種說法─銀翹散能預防禽流感,其實千萬別亂聽,因為銀翹散是清熱藥,吃久了會讓人體力消耗,變成虛寒的體質。
他指出,一般所謂「免疫調節」藥材,通常指的是補氣藥,包括參鬚、黃耆、靈芝及許多上班族女性很愛泡的明目枸杞子茶,都有不錯的補氣作用。如果有手腳易冰冷的人,則可以再加一點紅棗,至於台灣人夏天很愛喝的甘草水也可以加在一起飲用。
不過,他提醒,補氣藥物只適合一般健康人調養喝,如果已經感冒的人千萬就別再喝。若已經有嘴巴破和便秘、痔瘡及失眠的人,由於屬於熱性體質,不妨用比較涼性的參鬚加上甘草煮水喝,體力很快能恢復。